继去年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后,近日,东芝爆出巨亏49亿美元,公司首次公开表示业务或难以为继。回溯1995年,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该榜单,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

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产业,到底为何衰落?还保有哪些独特优势?出路又会怎样?

多数受困的日本电子巨头选择“去家电化”来进行业务重组,转而大力发展B2B业务。“更多的日企将业务转向高利润、高增长的上游以及社会公用型业务,无疑是止血或者复兴最有效的选择。”

继去年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后,近日,东芝爆出巨亏49亿美元,公司首次公开表示业务或难以为继。

回溯1995年,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更有多家日本电子企业进入前50,日立位列13,松下位列17,东芝位列36,索尼位列43,NEC位列48。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该榜单,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

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产业,到底为何衰落?出路又会怎样?

财报连年亏损

松下2012财年亏损7000亿日元,2013财年接着又亏损7000亿日元。索尼在2008财年至2015财年这8个财年当中,仅有2012财年和2015财年实现盈利。在被富士康收购之前,夏普连续2个财年亏损。据东芝在近期公布的2016财年预测来看,该公司预计将连续3个财年亏损。

就全球液晶电视市场来看,日系制造商的份额也连年下降。据面板研究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索尼的液晶电视全球份额从13.7%下降到了5.6%;东芝2008年的份额为6.4%,到2015年被挤出了主要排名;2008年夏普还占有9%的份额,到2014年也被挤出了主要排名。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全球电脑和手机等市场中,日本品牌的份额不断萎缩。

以家电为例,“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大力扶持加上日本活跃的工业氛围,日本制造业迅速崛起。在白色家电产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洋、松下、东芝。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家电产品陆续进入中国,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多年来,随着消费门槛降低,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日企在中国获得了丰厚的效益。”奥维云网白电副总郭梅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最近十年,日本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日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品牌的迅速崛起。

错失数字革命机遇

有分析指出,日企擅长硬件制造,软件技术则处于弱势,这也导致许多日本巨头在全球数字革命中陷入逆境。

日立CEO中西宏明曾对媒体表示:“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一切,在电视行业只要一片芯片就可以生产一台高质量的电视。这就意味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新公司拥有了优势。”

“日企擅长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精益求精,以及在流程管理方面的严密规则。在当下,消费电子制造门槛的降低以及过剩的成熟产能,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冲击,日企的优势正在减弱,一些方面还略有冗余。因此,日企在全球范围内,无论家电还是消费电子都在下滑。”奥维云网副总裁、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看起来,面对数字化革命,相较日本企业,韩国和台湾公司进行了更主动积极的应对。日本本土在智能手机和4G网络应用方面,和韩国等市场相比都稍显落后,这或许导致了这些以本土为导向的日本巨头错失了数字革命所带来的机遇。截至2016年底,日本的LTE(一种4G网络)采用率约为60%,韩国的水平超过了70%。”彭博行业研究亚太区科技、电信及互联网行业分析师赖雅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表示。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利用了韩元对日元贬值的窗口时间,从日本竞争对手那里争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即使汇率早已正常化了,许多日企仍然被诸多问题所困扰着,主要是因为多年投资不足使得运营效率低于同业水平。消费电子业务对日本巨头们的利润贡献不断下降,这就促使这些企业开始大型的业务重组。”赖雅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被迫转型:纷纷“去家电化”

由此,日本家电巨头近几年纷纷剥离昔日风光无限的消费电子业务,寻求转型。

2011年,海尔收购了日本三洋的白电业务。2012年,日立宣布退出有着56年历史的电视制造业务,改为委托代工。2013年,东芝和松下宣布关闭在中国的电视工厂。2014年,索尼砍掉核心VAIO业务,全面退出电脑市场。2015年,东芝把印尼的电视和洗衣机工厂出售给了创维,松下全面退出在中国的电视生产。2016年,富士康收购夏普多数股份,NEC把电脑合资公司中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给联想,东芝将白电业务出售给美的,松下公司决定完全退出电视液晶面板生产业务。

多数受困的日本电子巨头选择“去家电化”来进行业务重组,转而大力发展B2B业务。“更多的日企将业务转向高利润、高增长的上游以及社会公用型业务,无疑是止血或者复兴最有效的选择。”。

日立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中西宏明2010年接手日立成为CEO时,面对巨额亏损,他决定进行重组:关闭或出售了一部分亏损的业务,其中大部分为消费电子,转而将重心回归到重工业制造,比如核电站和高铁等。中西宏明当时认为消费电子行业发生了结构性改变,日立没有办法适应环境,那就退回到日立仍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上,而且发展中国家对基建仍有大量的需求。

据日立官网显示,目前该公司21%的收入来自社会产业系统(公共、城市、交通),信息通信系统业务的收入占19%,高性能材料的收入占14%,物流货运相关业务的收入占到了11%,另外还经营着建筑机械、电子装置系统和汽车系统等业务。虽然日立仍保留了数字媒体家电业务,不过其收入贡献仅为6%,在所有业务中排倒数第二。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1-12-28 13:53:48
市场情报 东芝硬盘亮相安博会 裸眼3D赚足眼球
展会期间,除了东芝硬盘全系列产品的展示外,还携手宇视、巨峰、海康、同为、量子、宝德6大合作客户为用户展示智慧安防、智能监控、服务器存储等不同行业领域数据存储解决方 <详情>
2021-10-15 11:09:35
市场情报 黑科技来袭!东芝安博会裸眼3D互动展台邀你来打卡!
当下安防行业正处于数字、智能化转型风口,各类新业务场景的应用都离不开数据存储与价值挖掘。 <详情>
2021-04-13 14:33:51
交换存储 Web3.0时代,东芝硬盘赋能IPFS存储潜力
随着5G、云计算、AI技术应用的普及,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到来,企业的数据存储架构面临挑战,硬盘作为最基础的存储介质,一定是朝着大容量、高性能、低成本方向迈进。 <详情>
2021-04-06 15:00:42
市场情报 “牛”转乾坤 东芝硬盘合作伙伴大会圆满召开
东芝将持续看好全球200亿美金的硬盘市场,2021年也将围绕增长产品线推出更多的迭代产品满足市场对容量,性能和性价比的需求 <详情>
2020-08-25 09:49:20
互联网 高负荷海量数据存储 东芝企业级硬盘实力应战
今年初,存储服务商Backblaze发布了2019年硬盘运行数据报告,报告着眼于统计数据中心中运行的硬盘驱动器故障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