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成为京东的弓上之箭。事实上,自去年年底进行前中后台组织架构调整、今年年初升级京东商城为零售子集团之后,京东拓展B端业务的“野心”已非常明确。
“未来To B端业务的增速,会远远高于To C业务,而且这个市场是没有天花板的。”2月20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京东集团副总裁、企业业务负责人宋春正表示,“它并非只是概念,而是真实海量的交易金额,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极具增长潜力。”
对于京东及众多以C端业务为主的科技企业而言,在流量红利逐渐隐去的当下,企业无疑是难受的。这也无怪乎,包括“人员优化”、“控制招聘人数”、“裁员”等消息时有发生。2月19日,京东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高管,内部正积极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
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成为京东的弓上之箭。事实上,自去年年底进行前中后台组织架构调整、今年年初升级京东商城为零售子集团之后,京东拓展B端业务的“野心”已非常明确。
其中,京东企业业务事业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最近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后,在京东商城内部,身为前台一级部门的企业业务事业部,正是京东商城对B端客户的重要出口。
“我们直接面向企业,承担着京东商城全量的企业客户,无论是政府、央企,或是大中小微民营企业。”宋春正向记者介绍道,“今年作为京东前台B端业务的出口,我们会进行企业类市场的重点服务销售及开拓。”
瞄准企业采购市场
C端天花板近在眼前,B端业务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新的阵地。
根据IT桔子收录的投资信息显示,2018年资本市场投融资事件中,企服领域获得的投融资数量是最多的,全年新增投资事件1827起,金额高达3753.34亿元。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自2018年下半年起,连BAT等巨头也开始转向B端市场。2018年12月,百度再次整合其组织架构,ABC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人工智能To B业务和云业务。
同月,京东商城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以客户为中心划分为前中后台,随后亦宣布升级京东商城为零售子集团,与京东物流、京东数科共同拓展B端业务。在此之前,阿里巴巴、腾讯也正式调整架构,向B端业务转型。
与BAT相比,京东商城瞄准的更多是企业采购市场。“今年我们会聚焦在采购的主航道上,以采购为入口,为企业提供对应的整体解决方案。”宋春正表示,比如企业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中,绩效积分需要兑换为商品或礼品,这就涉及到企业采购环节,“我们只做底层与采购相关并向上延伸的场景”。
事实上,企业采购市场不可小觑。据估算,企业采购市场规模约为40万亿,然而截至2018年,线上化采购比率仅为2%。根据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元。
不过,增长仍是强劲的。上述报告指出,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同比增速达80%。之所以增速如此迅猛,在于电商化采购在提高企业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成效。
“一个集团企业,原先从采购需求提报到整个流程报批完,要走30多个节点,通过数字化改造完全可以把审批压缩到6-7个,原先平均4个月的审批周期能够在十几天内完成,这就是成本和效率的优化。”宋春正表示。
将运营能力输出
既然企业级市场规模如此庞大,极具增长潜力,那么,为何直至如今,众多企业才开始重点发力?
流量红利消解自然是一个外部原因,但在宋春正看来,这也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To B业务是一个非常烧脑的业务,场景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在每个细节考虑得非常清楚。”宋春正表示,“因此做起来也比To C业务难很多。”
这也意味着,要想玩转To B业务,精细化运营不可或缺。宋春正指出,京东企业业务事业部已诞生了六年,只不过此前因其过于低调而鲜为人知。“积累了六年时间,到今年,我们开始将运营作为一个战略能力输出去,也希望向外界传递这个信息:运营是做企业级市场的必要条件。”
据透露,目前京东企业业务事业部中,将近一半的员工均为运营人员,由此亦可见其对运营的重视程度。“运营包括商品、财务、营收、供应链等诸多方面,比如帮助客户对账结款、商品维护、物流仓储等。”宋春正表示,“今年我们很重要的战略是将该能力升级,实现对企业客户的数字化改造。”
除了将运营能力进行数字化包装进而输出之外,京东企业业务事业部今年还将围绕入口建设、开放协同、数字化工业品、全量企业客户覆盖几个方面展开战略布局,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围绕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不同需求特点,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的输出。
“随着电商行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业务形态、业务逻辑、业务触角也确实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电商平台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在明显的增强。”易观国际电商高级分析师陈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传统意义上的B端业务,也可以通过类似于C端业务的解构,去协助相关采购企业更清晰、更全面、更客观地认知自我需求和理解其终端客户,以求最终能有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