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由科技创新推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结构与产业版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时期最重要支撑要素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离不开政、产、学、研、金各方资源的充分融合与共同参与。特别是金融体系是科技创新并走向市场化的重要支撑,对于科技成创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据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政策、生态双管齐下
从科技创新到市场应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造成了科技创新研发周期长、应用方向不明确、投资回报不确定等风险。金融系统的深度融合与提前介入,可以帮助科技创新解决前期资本投入、研发方向确认、风险分摊等难题,可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
在实际的产融合作工作中,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润滑还存在诸多的难点、内阻。常见的如金融资本更青睐成熟、回报快的项目,与科研创新研发周期长、回报不确定的特性矛盾;成熟的银行信贷的准入标准高,而初创小微科技企业大多资质不足;创新项目融资渠道缺乏,难以接触到足够且合适的金融资本等。
为解决金融体系在促进科技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点,我国近年来持续的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先后发布了《加强信息共享促进产融合作行动方案》《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等政策法规,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体系支撑科技创新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指引了发展方向。
产业政策措施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南针,良好的生态则是产业飞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政产学研企每一个主体都不可或缺,又分别有独立的运作模式和利益诉求。科技成果转化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在进入“最后一公里”前的任一环节如不“畅通”,都将形成层层“内阻”,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失败。
如何通过产业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新项目的产生,吸引优秀的金融资本落地,形成政府、企业、学院、资本、市场协同资源共同降低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的产业机制,创建金融资本投资机构“愿支持、敢支持、会支持”的可持续生态环境,发挥金融体系“润滑剂”“推进剂”的作用,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一环。
破除“内阻”,建立“一体化”畅通机制势在必行
对此,工信部启动了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依托硬科技属性评价机制、社会资本投入,以及地方的政策配套等,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大金融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
在研发创新阶,积极推动社会资本接入,以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将产业科技攻关领域和环节全口径纳入硬科技范围,依托硬科技企业评价推荐和上市培育机制以及财税优惠政策激励,吸引社会资本以科技捐赠、知识产权期权投资等方式共同参与产业科技攻关活动,破解传统投融资模式下资本难以投早投小的困境。
在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各阶段,通过科技捐赠、知识产权期权投资、产业基金投资、兼并收购、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适配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手段,发挥资本在产业科技攻关中需求研判、主体遴选、项目监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早期投资与产业基金投资等接续,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效率效益。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的本质是畅通预期引导机制,主要是引导早期投资支持产业科技创新,通过降低早期投资不确定性,提供相对明确的技术和企业发展路径以及可预期收益,缓解早期投资投硬科技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目前,“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首批硬科技项目已经获得确认,即将进入社会资本导入环节,为建立全新的科创产融合作机制迈出了第一步。以此为契机,国家和区域地方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强化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硬科技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