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2月27日报道:2月21日,阿里巴巴私有化传闻终于有了确切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向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出私有化要约,价格为每股13.5港元,这个价格也是当初阿里巴巴上市时的开盘价——事情转了一圈,终又回到起点。
据公告称,阿里巴巴私有化的原因与雅虎交易无关,事关阿里巴巴业务转型。公告中提到,推动阿里巴巴集团私有化其上市子公司(B2B)的核心因素,是为了在阿里巴巴实行战略转型升级期间,给小股东一个变现投资收益的机会,战略转型将可能会在中短期内导致收入增长变缓,影响盈利预期。
为什么阿里巴巴需要转型?这个问题要从其业务模式谈起。
“会员费+增值服务”
阿里巴巴B2B业务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Meet at Alibaba”(相会在阿里)、“Work at Alibaba”(工作在阿里)。
第一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4年9月,创业初期的阿里巴巴B2B业务专注于打造信息服务平台,供应商在这里发布供应信息,买家在这里发布求购信息,双方在线上实现“Meet at Alibaba”。在这个阶段中,阿里巴巴B2B业务的注册会员人数由10万左右增长至600万,B2B业务的“会员费+增值服务”的盈利模式也趋于清晰。2004年时实现盈利7386万元。
但是,由于“Meet at Alibaba”阶段只涉及到信息流服务,至于具体的谈判、付款等都是买卖双方在线下完成,因此2004年9月,阿里巴巴CEO马云宣布阿里巴巴B2B公司从“Meet at Alibaba”向“Work at Alibaba”转型,从而将公司业务引入第二阶段。
“Work at Alibaba”意味着阿里巴巴B2B的业务由原来的信息流服务扩展至了资金流和物流服务,就是涉及到了中小企业商业信息、财务、管理、物流等整体循环,由此促使公司建设综合性的B2B服务平台,增强客户对平台的依赖性。目前,阿里巴巴B2B业务仍处在“Meet at Alibaba”到“Work at Alibaba”的转型阶段。
具体来说,阿里巴巴B2B经营着三个网上交易市场:服务全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场、服务国内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以及通过联营公司经营的促进日本外销及内销的日本交易市场。
阿里巴巴B2B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国际和中国交易市场的付费会员收入和增值服务(如关键词搜索、网销宝、橱窗推荐等服务)收入,向买家和卖家收取的交易费用,以及一些配套服务收入。
2004年~2010年间,阿里巴巴B2B业务付费会员数由2004年的7.79万增长至2010年的80.94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7%;与此同时,营收由2004年的3.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0年的55.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8%。
转型向何处?
然而,在这些收入中,会员费收入占着绝对的比重。以2010年为例,全年营收中会员费收入占比达67%。这种以会员费为主的B2B信息平台模式以销售为导向,但这种模式与越来越被买家和卖家所认可的“按成交付费”的模式相违背,2011年初曝光的阿里巴巴B2B业务“欺诈门”事件更反映出这种以会员费为增长基础的商业模式的弊端。
在“欺诈门”事件过后,阿里巴巴就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严格控制自身会员的质量,强化交易服务,从“偏重固定会员费”模式转向“与服务效果挂钩”的收费模式。
从阿里巴巴最新财报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其付费会员数量在过去5年中首次出现下降。其中国际交易市场的付费会员从2010年13.17万下降到2011年的10.66万,中国交易市场的付费会员则从2010年的67.77万下降到65.88万。
随着付费会员数量的下降,阿里巴巴营收增长的幅度也出现了下降,2011年营收为64.2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为15.5%,创下近年来阿里巴巴营收增幅的最低值。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15.5%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增值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和全球速卖通等其他业务收入的提高,这种结构上的改进代表了阿里巴巴转型的方向。
按效果付费能成吗?
在降低了对会员费的依赖后,未来B2B业务的增长引擎在哪里?
阿里巴巴将希望寄托在了增值服务和全球速卖通、良无限等交易平台项目之上,将收费模式从固定会员费转向按效果付费。
阿里巴巴在不断强化其增值服务的营收比例,目前的增值服务主要还是与市场相关的推广服务,如关键词和橱窗展示。关键词搜索服务在保持原有的固定收入模式的同时,阿里巴巴也在不断强化按效果付费的“网销宝”服务(“网销宝”是阿里巴巴2011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按效果付费的关键词竞价系统)。2011年,增值服务占中国金牌供应商(Gold Supplier)的收入比例约为30%。
其他业务则包括2010年4月阿里巴巴B2B在全球交易市场推出的小额网上批发平台“速卖通”。这是一个集合下单、支付、物流于一体的外贸在线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希望借“速卖通”打通B2B与B2C的链条,实现跨国B2B2C业务。速卖通采用按成交额收费的佣金模式。
阿里巴巴还在2011年年初推出“良无限”(原名“无名良品”),通过将B2B平台与淘宝C2C平台对接,实现国内贸易的B2B2C业务,将C2C的流量导入B2B业务中,帮助阿里巴巴B2B业务的会员发展零售业务,打开内贸市场,强化B2B业务的线上交易能力。阿里巴巴B2B与淘宝采取按成交额佣金分账的模式。
不过这些业务都属于发展初期,其营收能力还很难与成熟的会员费模式相比,如果未来付费会员数进一步下降,其盈利能力必将持续受到影响。阿里巴巴转型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是若能成功地从一个销售导向型B2B变为交易导向型B2B,那么阿里巴巴则可以和其他销售型B2B企业区分开,形成相对安全的护城河。
(本文综合i美股相关内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