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1月5日报道:今年9月,从腾讯辞职后,程苓峰离开北京,前往深圳追寻自己多年的梦想,并创立了一个名为“云科技”的自媒体。从2008年开始,程苓峰就开始准备做一个自媒体。他觉得今年时机开始成熟,便下定决心,开始单干。

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程苓峰已经在微博上建立起来的影响力。目前,程苓峰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量达到14万人,腾讯微博上有54万人。

短短不到两个月,云科技出品了200篇文章,据程苓峰称,已经有10万订阅用户。

2009年9月,新浪微博的推出掀起了自媒体的狂欢。所谓“人人即媒介”,激发了人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最原始的表达欲,在这种表达欲的驱动下,人们自发生成大量的免费内容,被戏称为“天天免费给新浪微博打工”。

与此同时,各种形态的新兴媒体也顺势崛起,其中便包括自媒体。

新媒体野蛮生长

云科技内容上主打互联网行业的趋势、策略、江湖,用户的定位是行业的中层及以上的高管,程苓峰希望通过自媒体,更有效、精准地抵达互联网的核心人群。

何为自媒体?程苓峰定义为:自媒体是一个以媒体为事业的,真实的人,所发布的信息,传达的观点与思想,以及拥有的力量。

他认为,互联网把之前的渠道都打破了。以前传统媒体需要走发行,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如果没有这些发行渠道,媒体就没有影响力。而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则突破了这一点。

对于自媒体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精准的定义,但业界达成共识的是,自媒体是“人格化”的,有人格魅力,传递的信息量超过文字本身,在这里,用户感受到是“人”,而不是一个“机构”。这个人有他的喜怒哀乐,也有观点与态度。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生产者与用户之间产生了共鸣。自媒体比冷冰冰的传统媒体更有吸引力。

除了自媒体,一些细分的垂直社区也是微博上分外活跃的分子。两年前,几名北京邮电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一直琢磨想创业,就开始在网上查阅全球最新的创业资讯。他们发现,国内关于互联网创业的资讯不仅少,而且非常不及时。于是,36Kr(36氪)就这样诞生了。

此外,近两年兴起的还有专注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雷锋网、科普性质的果壳、专注美股投资的i美股,和雪球社区、以及定位有视角的、个性化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的虎嗅网等。

虎嗅网是于今年5月由前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李岷创立的个性化商业资讯网站。最开始,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虎嗅网一夜之间在互联网行业中声名鹊起。

而雷锋网的创始人是互联网老兵、《沸腾15年》的作者林军,除了专注于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介绍的“雷锋网”,他还创立了介绍移动游戏的“超好玩”,以及专注于硬件的“爱搞机”,号称三网站并驾齐驱。

就连作家韩寒也来凑热闹。10月8日,韩寒的手机电子杂志《One》正式上线不到7小时,就冲进了App Store中的第7名。One的杂志形式新颖、风格简约,在海量的粗糙信息中,颇有用户对它一见倾心。

继新浪微博之后,腾讯的微信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用户过亿。随着微信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微博转到微信。

云科技开通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在程苓峰看来,这是为了让云科技的订户能够更快地接受到云科技的信息。“现在的微信就是2年前的微博,机会很大,未来,微信将可以获得不亚于微博的用户数量。”他认为。

用户等于生产力

由于人手少,李岷现在也要每天亲自撰写文章来满足用户需求。几个月的探索,带给李岷更多的是新鲜,因为新媒体的运作方式与传统媒体是如此地大相径庭。

“仅仅只有好的内容是第一步,产品客户端是否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满足场景应用的需要。技术是运营取胜的关键。”她认为,传统媒体比较简单,粗糙,只是通过静态的渠道、将内容(价值观)传递。

那些做新媒体的人都能感觉到,对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来说,信息不再重要,用户才是王道。

“拥有用户就拥有生产力。”用这句话来形容用户的价值再恰当不过。在门户时代,用户的表现形式是流量,而如今用户的表现形式是能否成为活跃用户,形成一个圈子。36Kr、雪球等都是通过线上的互动,线下活动等各种方式来加强用户的黏性。

互动的作用是让用户喜欢留在这里,加长停留时间,增强黏性。现在,每一位用户在虎嗅网的阅读时间大约是20分钟。在雪球社区中,每一位用户的停留时间是25分钟,同样在新浪门户的停留时间只有7分钟。

而程苓峰对于用户则有别样的感受:“这些14万粉丝当中,有一些含金量很高的用户,活跃度比较大。”细心的人会发现,程苓峰把微博的“评论”关了,因为他发现,大部分的评论没有价值,并且互联网水军较多,还容易误导自己用户。在需要反馈时,他会与80多个互联网高管的微博粉丝进行互动,聆听他们对业界的看法。

事实上,这些年轻的新媒体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36Kr也感受到了压力,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的记者骆轶航创立了PingWest网站,报道硅谷的创新,这样的一线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直击36Kr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浪微博活跃度的下降,各个网站来自新浪微博的流量比例下降。目前,36Kr的流量有1/5~1/3来自新浪微博,比高峰时亦下降了不少。与半年前相比,雷锋网来自新浪微博的流量在整体流量中的占比下降了一半。新浪微博给虎嗅网带来的流量大约只有总体流量的10%,雪球只有3%。此前,新浪微博给这两家网站带去的流量比这个数字高上不少。

对于未来如何,与传统媒体人一样,新媒体人也同样困惑。虎嗅网的瞬间突起,让创始人李岷看到了在互联网信息海量、碎片的时代,信息整合、去粗存精仍有价值。

“未来半年内,我们会把内容进一步做好。希望每一位用户在每次浏览虎嗅时,能够看到一两篇比较有趣的文章。”李岷也坦承,目前,大家对虎嗅的期望太高了,在采编人手只有五六人的情况下,不可能每篇都是精品,有时候题材也会对是否有精品文章的出品产生大影响。

对于未来究竟走何种模式,李岷表示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打算。对于自媒体平台,虎嗅也可以尝试,让众多媒体人在这个平台上自发地产生内容。

i美股创始人方三文在互联网摸爬滚打几年后,如今养成了互联网的思考方式。他认为“社区就是全部”,

只适合玩票?

如果不考虑盈利,那么自媒体将会是互联网在表达上最令人愉悦的产品。但没有人能逃避这个现实的问题。

在美国,Techcrunch等科技博客的崛起,让大量的自媒体看到了很多机会。但是国内环境的不同却让“中国版”的生存机会变得渺小起来。

由于科技博客的门槛比较低,接下来,还会出现很多科技类博客。而在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下,10年前,社区、博客就开始兴起,最终还是无疾而终。

林军对国内自媒体的生态模式表示担忧。在他看来,自媒体,以及科技博客比较适合“玩票”,一般情况下是6人到7人运营,即便团队大一些,也小于10人。如若是一个较大的团队来协作,那么可能会大幅降低团队的灵活性。

林军认为,科技博客以及现在兴起的自媒体,其商业化都比较困难。互联网的公关体系很成熟,由于中国的人情社会,许多媒体营收来自企业的市场、公关费用。“这么多年过去了,新浪门户模式带来的这种盈利方式并没有变化,这样的内容无法给用户提供价值。”面对这样的定律,他觉得自媒体也“在劫难逃”。

而当问及雷锋网、超好玩、爱搞机等3个网站怎么来赚钱时,林军也甚是迷惘:“现在还赚不了钱,先把用户的价值找到之后再说。”

多年探索自媒体的知名IT评论人洪波疑惑地表示,自媒体在商业利益与人格化之间有一定的矛盾。“用户会相信自媒体写出来的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他人让其如此表述的。但是一旦自媒体穿越了这个边界,打破了这份信任,那么用户会不再信任。”

传统媒体多年的核心价值在于内容与经营的分离,这在内容与经营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让人们保持了对传统媒体的信任。这样的思路又带来了广告与内容的分离,这让传统媒体的广告只是利用了受众“注意力”的价值,而不是利用内容的价值。洪波认为这对新媒体也同样适用,“任何将经营与内容不分离的探索都是没有出路的。”

程苓峰却并不担心云科技的营收问题,因为凭借着他当顾问、做咨询、写外稿的收入,也能满足云科技日常的运营开支。在他看来,云科技是其思想、观点的自由表达,其次才是赚钱。他曾透露,现在有3个企业老总愿意无偿赞助云科技,让他去做想做的事情。

“对于生活,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满足日常的生活支出就可以了。”他觉得,自媒体的商业利益与真实表达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商业利益也需要有一个天花板,不然自媒体就会沦落。

目前,有一些机构正在将微博上的大V账号集合起来,并尝试打通各个环节,看能否形成一条产业链。 但洪波认为,自媒体如若要加入百度联盟、Google Adsense,走广告模式,这条商业化的路可能走不通。在中国,流量的价值大幅低于国外,并且整个广告联盟的生态链也不够良性,广告分成收入低,而无效点击也很多。

其他的新新媒体还没有找到盈利方式,目前虎嗅几无收入,果壳、36Kr营收不多,虎扑体育网等垂直类新闻资讯媒体的盈利模式仍是广告。

对于用户付费,洪波并不乐观。“到目前为止,针对内容的用户付费模式还没有取得成功。”从新浪开创的门户模式,社区,到博客,都以失败告终。

传统媒体启示

新媒体的运作模式与思路值得借鉴。而在互联网上,这些凭借快速切中细分市场,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能不能做大还是一个未知数。相应地,传统媒体亦凭借其积攒多年的公信力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上跑马圈地。未来,双方很可能会有一个正面搏击。

目前,《新周刊》杂志的新浪微博粉丝在传统媒体中居首位,超过582万,《21世纪经济报道》的粉丝也有130万,《商业价值》达到59万。

但面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更多的传统媒体感觉到迷茫与困惑。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信息符号(文字、声音、图像)都没有改变,只是传播渠道不再有价格,那么传统媒体手上的渠道资源就分文不值。洪波觉得,互联网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核心冲击是“互联网上,信息不再值钱。”这就从内容与渠道两个方面给传统媒体以重击。

作为一个转型过来的传统媒体人,李岷觉得传统媒体人可以做好互联网。只是传统媒体的内容不适合在互联网发布。“不能将传统媒体的东西直接搬到网上,这样的内容与互联网的特点不匹配,需要做出改变。”

依据雪球的经验,方三文则建议传统媒体来做新媒体首先要减少中间环节,比如,信息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传播渠道的传播时间。他觉得,让用户自产生内容(UGC)可以让信息流变得更充分。

当然,传统媒体并没有丧失机会。虽然互联网上的信息开始免费,但是用户越来越丰富、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也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从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大行业中细分某一行业,甚至在财经领域也可以细分出很多小微行业。比如 ,在东方财富网、和讯、大智慧等财经类新闻社区林立的情况下,i美股就较好地卡位于“炒美股”的细分人群,通过有质量的资讯快速获得用户。

专业化的单点突破能力在国外已经有成功案例。去年,英国《金融时报》数字用户达到26.7万,同比增长29%。来自数字业务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40%,预计2012年可以超过50%。

前央视《对话》栏目制片人罗振宇看来,传统媒体应该去学习“凤凰卫视”的明星模式,打造出属于自己媒体的明星记者、明星主持人。围绕一个个明星主持人,形成小而美的制作团队。在他看来,这样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是适应互联网需求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此外,传统媒体需要向“自媒体”学习,变得更人格化一些,这样才能产生个人魅力。比如,在微博上的媒体官方账号,虽然凭借已有的公信力挣得数以万计的粉丝,但绝大部分的它们只是简单地切换了一个运营平台,并没有掌握互联网的精髓。140个字的内容仍然保持着客观、冷静、中立,冷冰冰的气质,仍缺乏与真实用户的互动。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号:821496803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7-06-26 15:55:49
市场情报 有温度的高科技:微信相框即将亮相2017北京消费电子展
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都在一点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移动互联网下,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着。 <详情>
2017-06-19 13:08:21
公众号 业内资深人士:新浪微博机房宕机 人为原因可能性最大
昨天(6月17日)下午16点30分左右开始,新浪微博经历了“黑色一小时”,几乎全平台瘫痪,微博CIO王巍在事后回应称,这次故障的原因是“外部机房整层掉电”。 <详情>
2017-06-19 13:08:20
公众号 哪个数据中心坑了新浪?新浪微博今天的故障谁之过
从17日下午16:30开始,新浪微博突发大面积故障,用户无法打开微博。 <详情>
2017-06-19 09:03:03
国内资讯 业内资深人士:新浪微博机房宕机 人为原因可能性最大
新浪微博机房掉电宕机,有可能是设计上存在问题,但更大的可能,则是运行维护时人为因素造成。 <详情>
2017-05-25 12:37:10
公众号 微信凭什么敢叫板苹果?
苹果禁止App使用赞赏功能的大战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