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3月13日报道:对于2013年陌陌将在商业化方面的考虑,陌陌COO王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3年确实会考虑一些商业化的内容,但商业化不是陌陌重点考虑的方向,不会考虑O2O的形式。
去年,陌陌陆续推出了2.0和3.0版本,陌陌2.0增加了基于地理位置的群组功能,陌陌3.0则进一步增加地点留言功能。陌陌这款移动APP产品也逐渐从一款移动交友应用转向“基于地点的社区”。
王力认为,陌陌版本和功能的更迭都是围绕着LBS这个核心来做,陌陌1.0做了附近的人,2.0做了附近的群,3.0则是附近的信息,先有人,然后是人的聚合,接下来是人所发出来的信息的聚合,产品的节奏完全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为了摆脱所谓的“约炮”标签。
此外,对于陌陌的商业化形式,王力表示,2013年陌陌确实会考虑一些商业化的内容,也会做一些相关的尝试,但商业化不是重点,也不会考虑O2O的形式。陌陌的重点还是产品本身,让陌陌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成为一款有生命力的产品,而非昙花一现的APP。
此外,王力强调称,陌陌本身的产品形态、天然的位置属性致使商业化有很大想象空间,但商业化前提是不过多的影响用户体验,商业化的引入会跟用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而非生硬的去做信息推送。
以下为问答实录:
问:陌陌在2.0版本推出了基于地理位置的群组功能,而3.0版本时推出的地点留言功能,从而把产品形态转向“基于地点的社区”。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摆脱“约炮”这个标签吗?
陌陌COO王力:陌陌的产品线是这样的:1.0我们做了附近的人,2.0我们做了附近的群,3.0则是附近的信息,一切都是围绕着LBS这个核心的东西来做。先有人,然后是人的聚合,接下来是人所发出来的信息的聚合。产品的节奏完全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而非为了摆脱什么。
问:陌陌现在主打“位置”社交,但是用户从虚拟走到现实,从陌生人变成朋友之后,这些人很可能选择自己更为常用的联系方式来维护关系,而陌陌则可能仅仅成为人们拓展社交关系的一个工具。怎样破解这个难题?
王力:第一、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比如三四十岁以上的人,确实会存在社交圈饱和的情况,但对于年轻人,也就是我们的用户主体,他们对新的社交关系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所以粘度会非常高,不存在大幅降低的问题。
第二、我们推出群组功能三个月,便有30万个群组,每天3000多万条群组信息,群组的形式也会提高用户的转移门槛。
第三、就算从陌生人成为朋友,陌陌的底层还是IM,也可以承载稳定的通讯功能,另外我们的产品优势距离也会对用户形成吸引。比如我可以查看我的朋友离我有多远,如果发现离的很近,就可以约着见面。或者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陌陌会把双方的距离变化显示出来,这提供了非常有趣的体验,也是其他通讯工具所不能解决的。
第四、陌陌也提供了一些轻量化的社交场景,比如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出一些求助类信息,或者出门旅行的时候认识周边的人或者跟当地人了解一些资讯,这些不见得会形成较深入的社交关系,但对用户的社交生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填充了他的社会资本。
问:在从最初版本到2.0和3.0的演进中,陌陌越来越强调用户的线下联系,而由于基于地理位置,这也有利于人们从线上走到线下。业界也有人认为,未来陌陌的盈利模式很有可能就会和O2O相关。商业化是陌陌在2013年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吗?
王力:2013年我们确实会考虑一些商业化的内容,也会做一些相关的尝试,但不是我们重点的方向,也不会考虑O2O的形式。我们的重点还是产品,如何让它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让陌陌首先成为一款有生命力的产品,而非很多昙花一现的APP。
问:微信目前也在尝试通过O2O推进商业化进程,不过商家是否适合在微信上从事营销行为仍然饱受争议,且目前微信本身并不能通过地理位置搜索附近商户,而陌陌天然的位置属性为其在商户信息推送上赢得了一定优势。又没有想过利用这一优势PK微信?
王力:陌陌本身的产品形态导致想象空间很大,商业化形式也很多样,但前提是不过多的影响用户体验,商业化的引入会跟用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而非生硬的去做信息推送。
问:如同许多快速增长的移动APP一样,陌陌已经开始面临增长瓶颈,日活跃用户数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过下滑。能透露陌陌目前的日活跃用户数和日新注册用户数吗?
王力:进入2013年以来,我们的增长非常迅速,马太效应已经显现,不存在瓶颈的问题,你们可以观察各大市场上(APP STORE、91、百度应用市场、360市场等等)陌陌的排名情况。但数据方面,确实不方面透露。
问:陌陌作为许多创业者膜拜和学习的标杆性产品,一路走来颇受关注。CEO唐岩也曾公开表示,创业是个“非常愉悦的过程”。如果要给后来的创业者分享三条创业心经,你们会说什么?
王力:我们还远未成功,也没有资格布道,我们整个公司的气质都比较低调,更愿意扎实的去做事情。如果非要说的话,那么我们觉得团队的协调与配合度、创业的时机和方向感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