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3月30日报道:近日业界一直疯传运营商“不约而同”地欲对微信操戈。不管此消息真伪与否,但近日有关中移动计划将飞信与飞聊业务合并,中电信紧随其后规划推出翼信产品的消息一直不断,在外界看来,这就已然被贴上了运营商将“正面对抗微信”的标签。但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运营商发展自有业务自然有其自身优势,但在固有的商业模式下,应对OTT的竞争、或者直接说“干掉微信”却未必是一件易事。

飞信、翼信、微信,乱花渐欲迷人眼

近日有媒体爆出,中国移动专门召开飞信业务重构专题会议,意将飞信与飞聊合并,以统一对抗微信。紧接着,有消息又称中国电信计划推出翼信,意图借预装和网络优势,对微信展开“杀手”反击。加上中国联通的沃友,三大运营商各自在即时通讯领域展开布局。

这些动作无疑会让人琢磨近段时间有关微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带来挤压和冲击之传言。可问题是,面对所谓微信等OTT业务扑面而来的“杀气”,运营商的“反攻”之举是有效的吗?

有分析人士认为,运营商发展自有业务自然有其优势,但在固有的内部体制和商业模式下,去盲目对抗甚至不惜效仿OTT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另一方面,该人士表示,运营商的优势在于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服务、渠道等打通传统基础业务,但由于缺乏互联网基因,在整合、创新及推广产品方面即有掣肘。

据悉,自去年开始,电信业一直在宣称要“去电信化”,将互联网基因和电信基因有机结合。在这方面,中国电信已经率先有所动作,将原有八大基地进行公司化运营,包括天翼传媒网络公司、炫彩互动、天翼阅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云计算公司等。同时着重于深耕流量经营,并成立创新孵化基地,开放天翼平台,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专家称运营商一味效仿微信不会有出路

在自有IM产品布局方面,自2006年中国移动推出飞信,虽然截至目前,该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QQ的第二大IM工具,但其用户活跃度差强人意。而随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推出的产品更是未激起大的涟漪。

因此,对于此次消息所称中国移动整合飞信、飞聊,中电信推出翼信以正面交锋微信,业内并未看好,就像业界名博马继华所言“一味效仿微信不会有出路”。

马继华以中移动的飞信举例称,“飞信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开放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即便现在飞信在很多方面比微信还开放,木已成舟的格局也不可能打破。”

他表示,“即便飞信牢牢占据第二,但这个第二的份额也不会高,对中国移动的战略价值并不大。如果想把飞信好好利用起来,关键是要向前看,看看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和运营商的优势业务走向,这样才能好好定位,从而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否则,亦步亦趋的效仿前途并不乐观。”

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人士包冉也同样指出,“三大运营商自己开发‘翼信’之类的仿微信应用意义不大”。“真正对市场和用户有帮助的,应是主管部委通过立法程序(含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各IM软件实现互联互通。”

陕西联通一高级工程师更是直言:为什么一定要运营商干掉微信呢?该工程师认为,“(干掉微信)方法有很多种,也许它自己就把自己干掉了,因为随着用户群的不断扩张,其维护和业务优化已成难题。而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更新速度来看,甚至明年会发生什么也很难预测。”

目测运营商把OTT当做一匹“入侵的狼”可以看出,OTT的发展已成为目前的一种趋势,如何应对显然也已成为传统运营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在最近,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能给运营商带来一点启发。他表示,4G时代运营商商业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运营商提供给用户的是流量套餐,短信和语音业务有可能无限量提供,到那时,所谓微信对短信和语音的冲击就不再是问题。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号:821496803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7-07-18 11:11:10
云资讯 云计算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运营商欲打破行业壁垒
作为云计算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行业主管部门引领下,运营商身体力行,已然行走在打破壁垒的道路上。 <详情>
2017-07-14 11:56:40
云资讯 远离华为 三大运营商公有云突围之路
与通信行业运营商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不同,云计算融合了IT、通信、互联网市场后形成了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新竞争市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向下游集中,原本在各自领域领先的公 <详情>
2017-07-14 10:35:55
国内资讯 工信部否认要运营商禁止个人VPN业务:规范对象是无资质者
针对此前有外媒称工信部向运营商发通知,要求其禁止个人VPN业务,工信部给出回应。 <详情>
2017-06-27 10:39:00
大数据资讯 运营商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当“利器” 创新商业价值
随着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日益增强,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