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4月8日报道:“淘宝征税难”折射工商税务监管乏力
五年内欲推行全国网店“亮牌制度”
淘宝个人卖家将拥有专属“经营许可证”
淘宝征税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政协委员的一纸提案掀起轩然大波,根据《IT时报》记者获得消息,与征税相比,工商部门已经在谋划“监管先行”,预计在五年内,在全国范围推行经营性网店“亮牌制度”,这个“牌”与现有的商业门户网站首页底端出示“经营许可证”类似,这或将让所有经营性网店“店店有执照”。
相关部门无力监管个人卖家
淘宝掌握实际“生杀大权”
一位工商局人士向记者抱怨,目前从已经接到的关于淘宝平台出售假货和水货的投诉和举报来看,大多是来自淘宝的自有卖家,他们一般没有工商部门的注册登记,不算企业,也不是个体经营户,“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执法范围,如果他把店铺设在家里,工商部门想要上门执法,就属于私闯民宅。”举证难,查实难,查处难,面对这样的局面,工商部门往往只能依靠与淘宝的合作。2010年,浙江杭州工商部门通过与淘宝网合作,查处1400万件侵权商品,“我们遇到网络销售假货事件,许多交易凭证都要从淘宝后台取证,除非有人持具体证据举报,否则政府部门很难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基本只能具体事件具体处置。”
监管的乏力直接导致用户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降低。张先生前不久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套“德国进口的刀具”,不到300元,货到手后才发现,竟然刀柄是坏的,刀片更谈不上锋利,在大呼上当的同时,张先生选择了换货,但他绕不过卖家的软磨硬泡,最终无奈给个好评。从头到尾,张先生压根没有想过要去工商局举报,“告了有什么用?”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绝大多数淘宝买家都默认,如果从淘宝上购到问题商品,可退则退,而向执法机关寻求帮助,除非涉及金额巨大,否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买家的心态不难理解,淘宝对于平台上出售假商品的处罚前提是,买家必须提供第三方证明,开具第三方证据,而这背后意味着高昂的费用和繁琐的程序,大多数买家对此望而却步。上述工商局人士暗示,目前工商针对淘宝卖家的执法办法不多,执法效率和效果都打了折扣,而更多时候,掌握实际“生杀大权”的是淘宝。
目前,在淘宝,C类个人卖家都不要求拥有营业执照,除去实体店网店外,不注册经营执照的自有卖家所占比例非常大,面对这些游离在制度之外的卖家,工商部门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整套监管体制。“目前基本以鼓励为主。如由政府主导的淘宝电商创业园,就是为引导辅助淘宝卖家走公司化运营的道路而出台的一种鼓励手段。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明显。主动跑来注册的还是一些有实力的大卖家,数量也非常有限。”
征税话题面临巨大社会压力
异地工商动不了淘宝卖家
近年来有关对淘宝卖家征税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面对市场呼声,政府之所以迟迟未能给出明确回应,其肩负压力同样不小。此前,记者曾就淘宝卖家征税一事采访上海税务局有关人员,电话那头始终三缄其口,不断强调,淘宝卖家的纳税问题非常敏感,“几年前地方局向一家淘宝网店开出第一张税单时,不就引来大批的质疑声?”然而,行政者的谨慎并不能掩饰近几年各地工商税务部门对淘宝卖家征税的尝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次次的较量。
2011年7月,在《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一年以后,武汉市国税局向淘宝女装网店“我的百分之一”征税430余万元,被称为国内首张个人网店税单。消息一出,引起了极大的民意反弹,有人称要逃离武汉,更有人大呼这一收税行为势必会对个体户、私有户的网络生存环境、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从而不利于拉动内需,也不利于推动商品贸易网络市场的发展……各种反对声此起彼伏,影响政策的推行。当时,武汉国税部门还约谈了另外4家淘宝金皇冠网店,声势浩大。广州工商也开出第一张网店工商执照,并配套各种个性注册政策。但迫于来自民间的压力,全国范围内,类似举措始终无法得到推广。
“现在的问题不是向淘宝卖家新征税,而是补征税,这一点社会上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上述上海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从法律角度讲,无论是路边的小摊贩,还是淘宝的网店店主只要有经营行为,消费者都有权利向他们索要发票,而这就代表着他们是具有纳税义务的。”然而,说来简单的法律原则,想要推行却要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曾表示,“网店什么时候开始征税,这并不掌握在淘宝手里。淘宝能做的是与网商共同努力,把税收的期限和额度适当放宽。”
事实上, 面对交易额连年攀升、体量不断壮大的淘宝,政府有关机构的执法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各地工商局要查处淘宝的任何违规或制假,都要先通过浙江工商部门,然后才能进入调查、查处环节,“异地工商无法直接跨地区采取行动是淘宝独有的特权,将执法权放在地方,客观来说很难避免出现本位主义倾向。”
政府将逐步推行“网商注册体系”
个人淘宝卖家需强制认证
据《IT时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工商部门正在推行一种亮照系统,这套系统主要针对经营性网店和网站,为其设计专门的“身份认证”,并要求在网店内公示,由此加强对中小电商的综合管理,目前,北京和上海都已被列入试点范围。
对此,来自天猫、淘宝的几位卖家都向记者表示了同样的观点:纳税不是关键,如果能够借此来整顿假货和水货市场,还广大卖家一个有序市场,才是他们真正期待的。杨骏,在天猫上开店专营苹果系列的数码产品,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入驻天猫首先就要缴纳10万元的保证金,然后是6万元的年费。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佣金,相比较淘宝的运营费,在天猫的支出至少翻几十倍,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天猫。他告诉记者,秩序是他真正看重的,“尤其是数码类产品,你要在淘宝做,在各种水货假货的低价夹击下,你几乎无法生存。但在天猫,你不开具发票,天猫首先会罚你一万元保证金,对我们做正品的商家的利益也是一种保障,大家公平竞争嘛。”因此,谈及监管和税收,杨骏更关注政府如何保证大环境的公平和公正。
目前来看,不在工商进行经营注册并不代表纳税部门无法核查纳税额,一位来自税务机关的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被炒热的纳税话题只是监管预期的导火索,“流水账、现金账、库存,以及约谈等等,都会是税务手段,即便没有工商注册,也是有办法纳税的,归根到底,有关部门还是希望能把网店纳入正常的监管范围,规范市场。政府想要建立注册和监管体系的本意并不在纳税,更多的是管理。”
同时,他还表示,不排除已有税务部门通过与支付宝对接,来展开工作。
C类卖家认同征税趋势
渴望个性化优惠税收标准
虽然征税趋势得到不少淘宝个人卖家认同,但针对目前税赋,绝大多数中小卖家都觉得,“太重了!”
卡卡的C类淘宝店已经运营三年,与其他店主不同,卡卡三年前就在广州进行了工商注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每月销售一款工艺品100件,不含增值税单价8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就为100×80=8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那么工艺品的销项税额为8000×17%=1360元。购入时,每件支付60元(含税),总金额为100×60=6000,化成不含税为:6000/(1+17%)=5128.21元, 实际支付税额为:5128.21×17%=871.79元。应纳增值税税额= 1360-871.79=488.21元,而这仅仅是增值税的税额。作为小微企业,虽然能够享受到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但是对卡卡来说,以公司化运营的代价是三年来基本没有实际收益。
据了解,目前淘宝除自有卖家的税收标准尚未出台外,线下有实体店的卖家,以及天猫商城的卖家都已完成工商注册,并根据不同公司属性缴纳不同税种,其中基本税种大致相同,增值税:一般在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4%);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25% ,城建税为增值税5%,教育费附加为增值税3% ;地方教育附加为增值税2% ;印花税:购销合同,销售额的0.03%。
像卡卡这样从一开始就注册工商执照的淘宝C类卖家并不多见。卡卡和他的合伙搭档有自己的规划,“我们一开始就希望能够将公司以品牌化进行运营。”公司运作三年下来,虽然为此支出不少税费,但卡卡还是觉得值得,“随着业务的发展,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交易过程中,他们非常看重企业的信誉和品牌,能否出具发票也是与他们做生意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进行公司的注册,或许会流失不少大客户。”
随着电商和淘宝的发展,网店工商注册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C类网店店主对于工商注册的态度从原来的抵制逐渐地趋于了缓和。“抵制不是办法,工商注册肯定是有助于企业良性发展。”一位经营家具类的淘宝卖家坦言,相比较税收政策是否出台,他更关注的是税收标准是否会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