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5月11日报道:电商这个行业,似乎每都要折腾点新闻出来,最近又是熙熙攘攘,闪购一词异常晃眼。
各家电商上线推出闪购的新闻,最为狗血的应属当当。弄了个“vipshop.dangdang.com”域名。当当相关负责人还对媒体称,唯品会即将入驻当当。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弄了个名为“尾品汇”的限时特卖。尼玛,节操啊!营销能有点底线吗?你让人家唯品会怎么看?让电商界怎么看?
除了当当网做闪购了,京东也正在准备上线“京品汇”,目前京东已经试水女装的限时特卖。除了当当、京东,凡客前一阵也上线了限时特卖,由自有品牌往渠道上渗透。
对各大电商急着推闪购频道的事,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对唯品会的觊觎。看看唯品会的股价吧:上月写《唯品会逆袭的秘密》时,当时的股价还不到30刀,现在34刀了,总市值19亿刀。一个电商新秀,靠限时特卖这样的“一招鲜”模式,不仅跑美国上市了,还在那低调的数钱(现在每月销售额超10亿元)。唯品会,你怎能不让人眼红?!
很不幸,本人一贯喜欢泼冷水。对于各大电商上线闪购的事情,我想说:没那么容易。即使是京东,短期内也很难达到唯品会那样的黏性和规模。因为闪购确实比较难,具体有以下几点:
1、货源的问题。虽然目前服装行业库存比较多,品牌商也都急着要清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品牌适合做限时特卖?做限时特卖的品牌,能拿到独家的货源吗?我了解到的是,闪购,一般要名牌做限时特卖效果才会好(不知名品牌谁抢啊?)。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些名牌会直接供货吗?我想说:很难,尤其是阿迪耐克一线这样的顶尖品牌。唯品会目前售卖的品牌有上千个,独家合作的品牌有500多,随着规模的扩大,话语权肯定还会增加。这500多个品牌独家签了唯品会,肯定不会再和其它B2C合作。如果其它B2C想要卖这些品牌的尾货,只能从代理商、经销商等渠道拿,那样的话,价格、货源的持续性都没法保障。
2、运营能力的考验。唯品会能做出今天的规模,真不是简简单单的商业模式就可以概括的,根本还是体现在运营能力上。例如款式的搭配、价格的制定。这些都需要非常资深的买手,目前唯品会有200多人的买手团队,这块也是唯品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些人挑选合适的品牌,合适的款式,还要制定出合适的价格,每天都是动态的。这种能力,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以及大量数据支撑。能玩得转传统B2C,不一定能玩得转闪购。至少在短期内很难。
3、仓储的问题。由于闪购模式的特殊性,SKU的变化也是非常快的,这和传统B2C的仓库运转有明显的差别。传统B2C主要还是以标准品为主,例如京东,自营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3C、图书、食品这些。非标准品交给开放品台,像家纺、服装等。而非标准品一般都是由商家自己发货,上线闪购的话吗,传统的 B2C应该还是这样做(自己只为品牌提供流量,其它交给品牌商自己)。而唯品会的模式则是把限时特卖的货品放在自己的仓库内,由自己发货。这样效率就会更有保障,售后也更加系统化。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一种生意,都应该回归常识,不要过于迷恋模式。到今天,任何一个行业,商业模式已经不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了(模式背后还要靠团队、靠人)。不是有句话嘛:任何一个idea,说出来就不值钱了。这句话来形容闪购再合适不过了:ihush、走秀网早就做了,目前规模、黏性都远弱于唯品会。难道仅仅是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好吗?
成功,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失败,就是专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