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5月7日报道:微信独立日。5月6日,腾讯宣布成立微信事业群,将其设立为腾讯的第七大事业部,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部总裁。

如果把这条新闻简单解读成「 微信很重要,就把微信独立出来」未免流于表面。事实上,这家中国大市值互联网公司的每一次内部的架构调整,背后都有着重重的利益博弈。

历史中,腾讯内部架构历经过两次重大变革。

一次是在腾讯2004年上市之后,采取横向的事业部制,5位合伙人各管一块。这次架构调整为5位合伙人划定了势力范围,解决了腾讯初始时期内部的资源分配问题。

第二次,是在2012年的5月,移动互联以劈头盖脸之势来临时,腾讯是三大巨头中最早将PC业务和无线业务部门从割裂状态进行融合的公司。其调整组织架构为6+1结构,分别是CDG(企业发展事业群)、SNG(社交网络事业群)、IEG(互动娱乐事业群)、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OMG(网络媒体事业群)、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外加一个ECC(腾讯电商控股公司)。

这次调整的本质,是原始合伙人和外部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在此之后,腾讯5大创始合伙人相继功成身退,职业经理人如刘炽平等上位担当重任。

而这次微信事业部的独立,背后又有哪些利益调整?

第一,收拢内部资源。微信将基础平台、开放平台、支付、O2O等各项微信延伸业务全部整合进事业部内,这意味着微信在内部的权力更大,拿资源更加方便,在内部的权限、资源纷纷对齐QQ,和QQ平起平坐。

第二,和腾讯内部其他事业部的利益关系调整。微信和手Q之间,和腾讯其他部门之间的博弈由来已久。腾讯内部评价张晓龙是一个在某些方面非常偏执、强势的人,他对过度商业化,和没有把握的东西都是心存芥蒂。而当微信长大之后,各方部门又希望可以接入微信分一杯羹,这必然带来矛盾。马化腾自己也坦言说,「内部的人有时候不该他做的他抢」

在微信早期,接入了一些腾讯其他部门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在微信的平台上并不算成功。所以现在微信更愿意开放资源,和外部团队、外部资源合作,因为外部意味着更大的可能性。

微信独立之后,话语权将更强,更有底气独立发展。同时,其原先和手机QQ之间原本模糊不清的定位也正在清晰。手机QQ将在商业模式最成熟的移动游戏和娱乐化应用市场上发力;微信将重点在支付、互联网金融、电商等层面探索,暂时不考虑大规模商业化。简言之,目前手Q负责商业化,微信负责承接未来新的商业化梦想。

第三,和外部资源(开发者、企业、合作方)的关系调整。作为独立事业群,微信和外部合作将更加名正言顺,而毋需受制于人。微信可以更加顺理成章地接入外部优质资源,从而完成「连接一切」的使命。

最后再来看看,这种变革的影响是什么?

你可以清晰看到两点:一是微信会更加快速的成长;二是它的成长方向会更加可控——它会更按照张小龙的意愿成长,成为为一个不急于盈利、而更重视用户体验、更希望挖掘一切潜能的公司。这也是张小龙在微信独立后发表的内部邮件中所说的「保持小团队心态」的核心所在。

截止到今日,腾讯市值约为1184亿美元。而目前美国里昂证券对微信估值大概是640亿美元。如果有一天,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的微信,超过了腾讯的市值,这可能也并不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而今天,将是决定未来的关键一步。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9-01-22 10:03:56
国内资讯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谜影重重 近2000万元资金不知去向
近日,71岁的协会负责人张会生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喊冤”,认为造成今天的结果不是自己的原因。他还曝料说,协会银行账记上有近2000万元资金不知去向。 <详情>
2016-07-19 17:31:10
运营商 第五次电信重组趋势明显 四大运营商利益博弈曝光
通信运营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因长期功能界定模糊,中高管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与人民公仆身份又是上市公司资本主义职业经理人,如此双重身份进监狱是必然。正是这 <详情>
2014-11-28 15:31:30
互联网 深度解析刷机江湖里金钱、利益纠葛背后的红与黑
刷机这个行当存在由来已久,从Symbian、Windows时代已经存在了,但真正引爆这个概念是在Android手机时代。随着刷机的兴起,看上去简单的洗刷刷的背后,金钱、利益、市场等 <详情>
2014-11-28 15:18:34
互联网 手机预装软件为何不让卸载?利益链惊人
记者了解到,手机厂商最初在手机内预装免费应用是为了服务消费者,为手机制造卖点。但后来,这一做法逐渐变质,成为厂商谋取利益的手段,用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差。 <详情>
2014-09-12 10:03:43
互联网 十年之后 新一轮互联网泡沫来临?
从市场表象来看,这一轮科技行业的热潮与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有颇多相似之处:公司估值高、初创企业拥有大量活跃用户——却并未实现盈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