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10日报道:6月6日,该券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明芳在微信群发布丽珠集团尚未公布的股权激励消息,多位嗅觉敏感的基金经理为此纷纷退群避嫌。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上海召集辖区所有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及其助理,做了一场关于远离内幕交易的培训。

  随后两天,其他卖方机构组建的微信群亦出现基金经理批量退群的现象。

  “现在就算听到内幕消息,操作上也要坚决回避,根本不敢买。”深圳一位基金经理透露,张明芳发布上述消息后,基金经理大量退群,核心因素是这些机构恰好持有丽珠集团股票。

  当买方机构纷纷“闻”内幕信息而色变时,券商研究所也加强了对微信群的监控。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早在孙明芳事件爆发三天前,国泰君安首席银行研究员邱冠华组建的名为靠谱群的微信群就入驻了公司的监察人员。

  来自多位机构人士的消息显示,除中信医药群外,其他券商组建的卖方群,也有基金经理在6月7日和8日纷纷退群。

  “以前觉得退群行动太扎眼,现在趁着泄密门这个事,刚好退出来。”上海一位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坦言,其退出微信群是表达自己回避内幕信息的态度。

  更有一位基金经理坦言,“4月以来,监管层开始严打内幕信息和老鼠仓。现在再回想以前,确实做得很过火。但在以前环境下,你根本不觉得靠内幕信息获利有什么问题。”

  除了退群表明自己对内幕信息的回避态度外,有些基金经理则明确不碰有内幕信息嫌疑的股票。

  “券商到上市公司调研会获取很多非公开信息,如果自己判断有些消息有内幕信息嫌疑,投资操作就会回避。”深圳一位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承认,微信群确实会发布内幕信息,但现在严打环境下听到这类信息,反而不敢再去买。

  中信微信泄密门事件,就像一阵超级旋风,席卷了卖方研究与买方机构的联接纽带—微信平台。

  券商研究所与买方机构的微信群主要分为B-B和C-C两种。

  前者是由券商销售人员针对每家买方机构建立的微信群,用于发布研报、调研记录等,后者是由首席分析师为公募、私募、险资等买方机构建立的核心群,会有较多内幕信息。

  华南一位基金经理介绍,由券商销售人员组建的群更多是推送研报的平台,群里发送的主要是研究报告的摘要。此外,这类群里还会有调研信息、电话路演等。

  “研究员到上市公司或是上下游产业链调研,会了解到企业的生产数据、盈利情况,这些属非公开信息,不算内幕信息。”前述华南一位基金经理称。

  但由首席分析师组建的微信群,会有内幕信息,但表述会比较隐晦、含糊,不会说得如此直接。

  “首席分析师组建的群信息含金量更高。例如,国泰君安邱冠华建立的靠谱群,每天更新的微信只有一两条。只有判断三个月股价涨幅超20%的股票,才会在群里推。”一位买方机构表示。

  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亦注意到,单独组建微信群的基本都是新财富上榜的首席分析师,在业内有一定号召力。据其介绍,他加入了超过100个微信群,但由分析师组建的群也就十几个。

  多位业内人士称,中信泄密门之后,估计很多研究所会对首席分析师建立的个人群加强监管。毕竟,万一出现内幕信息事件,公司品牌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