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8月20日报道:多年以后,面对乱纷纷的微博主页面,有多少网友如我一样,不由地怀念起当年刚刚诞生的那个Beta版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源自于Twitter确立的“微博客”产品形态——用140个字符简洁地表达一段故事或者一刻心情,无需实名,以轻松的单向关注链为纽带,用时间线(timeline)作轴编织出欢快的信息流。

可后来,微博开始添加这样那样的功能;再后来,好像已经记不起微博当初的样子和使用它的心情了。我们已经开始习惯微博乱纷纷的页面、理还乱的功能。既然还要用,那就忍受吧。广告选择性忽视,功能尽可能不用,默默自我安慰:“新浪微博不就这揍性么?算了算了,不跟它一般见识”。可是,新浪微博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还能花样翻新地给你“惊喜”。

比如,最近被曝光的,泄漏你对好友标注备注的好友推荐功能。微博用户@烤肉君发现,微博的好友推荐功能如此霸道:“如果我的互粉好友A给我加了备注(比如我真名),那么系统给A的互粉好友B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若推荐我,就会显示我的真名。”

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功能——你的身份或是两人的关系,未经允许就这样被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可怕的是,这位用户在询问客服后被告知此功能无法关闭。也就是说,以后想要暴露谁的隐私,写备注就好了……于是,这两天有大量的用户在警告自己的粉丝们:不!准!给!我!加!备!注!

当然,这已经不是微博第一次让人哭笑不得了。借这个机会,再数一数作为微博用户的无奈吧。

在奔流的信息流之下,私信理应是静谧的港湾。比起时间线的开放,它应该更私人、也更精准。但微博却选择了反其道而行:

首先是“未关注人私信”,也许微博的本意是让私信变得整洁一些,所以它把所有未关注的用户发来的私信都放到这里。但问题在于。在网页版中,这个功能在左侧消息按钮的二级菜单中,当用户习惯所有信息都在右上角信封中时,往往会错过大量的未关注人私信;而同时,当你查看了未关注人私信并回复后,这次对话就会被移到普通的“私信”功能中,即使你仍没有关注对方——但他发过来的第一条私信仍然在“未关注人私信里”。所以,微博就用一个奇怪的逻辑,把两个人的对话信息流给切断了。

当然,私信上还有令人烦躁的订阅功能——如果你是一个认证用户,关注你的粉丝就会收到一条“骚扰信息”,而当你更新了一篇文章或者更新了微音乐的什么内容,系统会默认发送给每个订阅者私信。对于用户而言,结果是一次推送骚扰,而对于加V用户而言,你的私信列表中就会充满了对每个用户发送的私信,加上微博在私信内容搜索上的无建树,一次消息推送,就有可能让你无法再翻到之前的私信信息。私信本来是用来直接沟通的功能,不得已只能和朋友表示,加我微信吧。

另一个让我苦恼的设计是话题功能,打“#”是标记一个话题的方式,这点上微博也沿用了Twitter的设计。但在这基础上,微博还“发明”了一套“话题主持人”的自动提醒机制,当用户标注一个话题时,很大几率上会收到一条评论,被告知你发起了一个某某话题,于是请来当主持人。

懒得理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拉黑这个官方小秘书。

当然,微博官方的糟糕功能设计还有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泄漏你下载了什么的微盘广播,各式“微博国家队”应用的轮番私信、以及一点也不智能的推荐广告……让人无奈的是,微博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糟糕的设计,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用户使用第三方的微博App来代替它:它向第三方微博App屏蔽了包括私信在内的API,迫使不少用户继续留在官方客户端上阅读广告。

你会发现,微博一切功能的设计特点,都是微博在向用户施加自己的意志,而从不在意用户的使用感受。这背后是新浪微博官方强大的自信:自家的产品目前并无够分量的直接竞争对手,用户并无其它有效的选择。那些依赖新浪微博的用户,依然会留下来。

只要替代微博的创新产品不出现,微博就能够安然地在用户身上实验“可怕的功能”。没有竞争,仅靠吐槽和用户的批评,无法触动它的神经。好在互联网创新浪潮滚滚向前,新浪微博就曾把新浪博客打入冷宫,而将击败微博的产品,也许就在下一个拐角。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4-10-30 10:21:46
互联网 电信启动2014年混合组网实验用LTE天线集采
10月28日消息,中国电信2014年混合组网实验用LTE天线集采启动。此次集采是按照中国电信及其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到2015年12月所需的混合组网试验用LTE天线产品进行的,包含12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