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的说,又一个某行业的O2O项目,三个多月的方案因为大老板的犹豫不决而束之高阁。从项目一开始的大老板的尝试,到中高层的各种情绪,再到最后大老板的犹豫不决,再加上本行业某一个先烈企业的嘎然终止和十多年的经理人出局的前例,该企业的O2O项目就这样暂停了。
然而,还有更多的企业不断的跳入到O2O的洪流中。在这个洪流中,有的是炒概念提升股价,有的是业务局部试水,有的是烧钱活动打造先入优势,有的是传统企业整体资源的转型,有的是二代开始接班用O2O来暗度陈仓,等等。各个角色各个目的,不同企业的决心也不同,决策人和推动人也不同,情景也各自不同。
当前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的突破点,不再是电子商务,也不再是信息化,而是O2O了。可是,O2O不是上一个系统,不是上一个项目,就可以完成转型升级的了,那样的转型升级简单的你自己都不可能相信。
从转型升级角度而言,O2O是战略,是转型,是变革,是重构,是一把手工程;它不是模式,不是新业务,不是新互联网产品,不是增量。如果你把它当新模式,新产品,或者增量的新手段,那你的考核指标,你的功利行为等等,就会断送了O2O的前途。
我遇到了好多传统企业,二代准备开始接班,传统业务和传统经理人是一个既有利益团体,好的接班切入点不是硬着陆,而是用创新的业务比如O2O进行暗度陈仓,既不直接冲击传统业务,又可以用O2O的创新业务来实现逐步融合传统业务,实现接班的软着陆。说实在的,这样的一代企业家很聪明,只要二代有清晰思路和操盘能力,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也有很多企业的O2O并非那么一清二白,趁老虎日我们来打一打这些老虎:
京东用物流来实现自己的O2O的闭环,但是整合零售终端和各种入口是否顺利?唐久便利店的合作便是其仓促出招的结果,而内部部门利益的冲突已经隐约可见。
天猫没有自己的物流,而利用支付宝形成的闭环却仅仅限于自己而不开放与品牌,造成天猫的流量、码、商品、支付等虽然闭环却是个封闭的闭环。
微信有强大的入口和流量,而且有二维码,却只是个入口,结合了微信支付的支付闭环,但没有物流没有商流没有信息流,凭借入口和支付,却很难形成企业的O2O场景平台。
苏宁国美这对冤家,行业内评价:“苏宁在找死,国美在等死”。苏宁在全面出击,希望希望实现传统资源的全面转型,而国美却在收缩阵线全力做好线下市场。
顺丰利用嘿客进入到社区终端,通过烧钱来抢占社区和家庭的最后阵地,来培养消费者习惯,还有与微信的全面合作,但培养消费者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到底烧钱快还是消费者转变快呢?
服装行业、家电行业都在暗流涌动,九阳早在汉拓科技的支持下进行了社交互动和社区的尝试,TCL在年初发布了O2O战略,创维用互联网电视和创维云购等开始O2O试点,美的也开始计划自己的O2O战略,而方太专门成立了互联网转型项目。
随着一个个的点评,不由的一阵忧虑,因为这里面已经有很多项目因为总裁的问题,或者因为没有总裁一把手的支持的问题,已经开始走歪或者出现问题。这种转型升级项目,对于传统企业的关键在于,一旦不成功,就有可能造就不可估量的打击。
什么时候,这些企业能够真正的一把手,真正的把信任赋予O2O团队,进行一定真正的持续的转型升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