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5月28日报道:从“乱象”到“癫狂”,互联网金融大批入局者将“生于偶然死于必然”!
互联网金融可谓时下最为炙热的概念,各路资本、人马纷纷杀入,P2P、众筹、理财等等各领域都是熙熙攘攘,而后来者还在不断涌入,尤其是P2P网贷。真有点上下班挤地跌的感觉,前面进不去,后面还在推。
不比其他业务,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离钱最近,可以说就是钱对钱的游戏,太多因P2P平台出事损失的新闻不时冒出,可以说触目惊心,心惊肉跳。普通百姓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说没了就没了,连个响声都没有。
一直想好好写篇关于互联网金融降温的文章,但一直静不下心来,诸多事情让自己的心情也随互联网金融一样变得浮躁。拖到如今,不过这个文章的基调已经不是降温问题,而不得不提到批判的高度。
君不见,新平台不断春笋般冒出,为抢市场某平台将地址落到银监会成为业内一大热点;再不见,疯狂A股成例证,虽说大背景在涨,但互联网金融概念更是风起云涌。
“乱象”、“野蛮生长”等词眼是大家对早期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的高度概括,“平台失联”、“老板跑路”被认为是如影相随。真是可惜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互联网金融品类。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成功的理财投资者,笔者去年遇到一位朋友,30万的本金,多次运转,做到了100万,真是厉害,比股市的收益都高。咨询其投资秘籍,其讲,一些平台新推出时,往往给予比较高的利益回报,现在普遍是在10%-20%之间,超过20%的已经很少,但去年之前,一些平台开始为了吸引客户,往往给予30%以上的回报,而这位朋友的思路就是假设在平台失联、老板跑路的前期下,争取成为第一批或是相对比较早的投资者,然后在平台失联、老板跑路之前,取得高额回报。由于一些“居心不良”的平台老板,开始在未圈到足够多的钞票钱,总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积累”投资者。
听朋友所言,佩服之余,后背直冒冷汗,想起个成语:火中取栗!这真不是一般人玩的游戏。而且去年以来,从新闻中看到,“居心不良”平台的“出逃”时间越来越短,新闻中看到极端一例是“上午上线、下午失联!”而P2P网贷投资者对其有个称法叫“踩雷”!
就是在这种野蛮生长的背景下,P2P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2421家,其中问题平台累计达602家,而4月份当月的问题平台为52家。
P2P平台业务层面乱象丛生未去,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概念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升温,在A股大涨的背景下,A股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越来越热,直到现在,笔者思来想去,“癫狂”二字可能是比较恰当的概括!
对此,有财经媒体概括互联网金融概念为“炒作神器”。卖烟花的熊猫改名熊猫金控,去年7月1日发布公告称,将斥资1亿元建立新的业务线P2P平台银湖网,当日收盘价为11.11元/股,截至今年3月9日停牌,股价奔上36.71元,创下自2003年以来新高,不足一年上涨了230.42%。
中天城投今年1月19日两次发布公告称,拟与贵阳高新黔投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合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逐步开展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等互联网金融业务。1月19日的收盘价为11.10元/股,4个月的时间中,公司股价涨幅为15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与钞票牵扯一块。许多上市公司都盯上了互联网金融,无不想着法子挤入。深圳鹏鼎创盈是集P2P网贷以及互联网理财等综合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交易平台,增资扩股后27位股东,有16家是上市公司,如新纶科技、天源迪科、沃尔核材、科陆电子、海能达、兴森科技、奥拓电子、得润电子、华鹏飞、佳士科技、顺络电子、汤臣倍健、欣旺达、新宙邦、宇顺电子和证通电子。
最近还有消息称,万好万家、农产品、锦世股份、御银股份、通达股份等10余家上市公司介入P2P行业。
同时,近十年来最为风光的地产商们也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或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或尝试与银行开发理财产品。前面提的中天城投之外,万达、万科、新湖中宝、保利地产等房企都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转型或者业务的延伸方向。如保利地产宣布将与民生银行推出理财产品“利民保”。再如2014年9月,万科集团和平安集团联合推出“平安万科购房宝”的理财产品,最低5万元起。
而上市公司中最极端的例子显然非多伦股份。这家公司以陶瓷业务起家,然后转身房地产业务,如今又来个大变身。5月10日晚发布公告称,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多伦股份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多伦股份的出现被大家普遍认为是一个笑谈,是“奇葩改名”。该公司称,为使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够更加快速地开展,公司控股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承诺将其持有的域名“www.p2p.com”特别授权给公司使用。不过目前该网站正在筹备中。可以说其P2P业务还只是一个域名。
闻风而动,资本市场不管其有没具体业务,5月11、12日该公司股价开盘直接就是两个涨停。随后,因公司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情况,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自13日起停牌核查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公司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披露相关核查结果;并提交该次名称变更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核查并披露内幕信息知情人最近六个月内买卖公司股票的自查报告。资料显示,2014年,该企业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重组、炒作是资本市场贯用的手法,从资本投机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毕竟有人赚到了真金白银。不过对于许多新进入的散户来说,如果不甚撞到,那可能就是遇到麻烦,高位站岗可能是最后无奈的选择。“郁金香泡沫”,倒霉的是最后的接盘者,虽然我们经常侥幸自己可能不是,但是谁又会是呢?我们只能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不是那最后的接棒者!
已经过了锋芒毕露的年龄,也不想再弄什么猛文让人不高兴,也想温婉一些,但是从上面简单罗列的现象不难看出,实在是不吐不快,猛药去疴!
如此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此多的平台,多少资本想攫取暴利,网贷、众筹、移动理财等等,不一而足。对此笔者的明确观点是:生于偶然死于必然!
互联网产业这近二十年来,每隔几年就会冒出一个新概念,从最早的门户、SP、网游、电商、网络视频到近年的团购、社交、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在线教育等。每个概念后面都是一堆追逐者,创业者众、资本者疯。然大浪淘沙,战之最后,所剩者可谓无几,一只手可以数的过来,许多公司都是不知何时生更不知何时亡,关门大吉媒体能关注报道一下者还算做得有点名气。
以前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只要能IPO,算是互联网领域创业成功的标志,然而近些年,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一些中国互联网概念股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IPO了,然而没过几年却出现退市(私有化)的境况,还有者IPO后还被人并购重组了,名字就不说了,业内人士都知道,如不熟悉,略微百度一下即可。总之这景象,以前很难想像。
回到互联网金融,这么多家争食,会有好吗?远的不提,近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团购概念,而团购的火热程度好像与互联网金融最为相似。在被称为团购鼻祖Groupon大旗的召唤下,团购网站在中国2011年8月达到巅峰,超过5000家,可是现在呢?还有谁?我们又能想起几家?
其实团购这个概念笔者一直以为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概念中比较遗憾的一个概念,就差临门一脚(IPO)了却一直没踢进球,错过时机实在遗憾。
互联网金融能改变这个魔咒否?最终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否?笔者感觉比较难,所以认为,死是必然生是偶然!
而与之前的互联网概念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尤其就网贷、股权众筹、理财,对于普通老百姓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属于“刺刀见红”的业务,“试错成本”不菲,“赌资”巨大,社会影响巨大,因此不得格外警惕,这里“没有虚的,全是实的”。
正因为如此,对互联网金融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也不能太客气!必须旗帜鲜明,太过客气,也许明天我们就会成为“踩雷者”。
也正式因为如此,有政府官员对P2P有了公开批判。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是如此,其5月19日在重庆市与腾讯公司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活动上批评中国的P2P乱象时称,“这是英国人上世纪90年代末发明的,现在英国一共有7家,美国从2005年以后到现在一共5家。中国一下子1000多家,最近这几个月倒闭了30%。”
黄奇帆认为,如果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干一样的事,又把传统的金融宗旨和原则都颠覆,那会闯祸的。“传统金融反对众筹,就是乱集资。P2P是一个互联网金融,但是它做的是一个平台,‘P’和‘P’之间互相贷款,但是这个平台本身不进行任何贷款。”
同样是因为如此,银监会、公安部等多个中央部门将于6月至8月开展全国非法集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北京地区已经从4月起开始重拳出击,到8月结束,重点排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类、网贷类、代客理财类等行业的非法集资行为。
玉不琢不成器,互联网金融如今正是如此。就在此前笔者还撰写了一篇专门关于P2P网贷的文章。在该文中,笔者给予了P2P网贷很高的期望,希望其未来是老百姓介于保本储蓄与股市投资之外的投资理财第三条常规通道。
而P2P网贷乃至互联网金融其他细分领域要想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作用,不经过一番打磨恐难成大树,也难以形成品牌信任度。
任何事情要想真的做成,不认真努力,不安心做事都是难以成功与长久的。“投资”与“投机”是资本市场上经常遇到的两个词,笔者将其引申到做事的态度与方法上,前者讲究认真做事,后者说的是不想付出,想“天上掉馅饼”。
近年来,遇到一些人与事,笔者有个体会,要想做成一些事,“战略上可以投机,但战术上必须投资”,即可以抢个热点、概念,站在风口上,但做具体做事需要付出,可能是资本,可能是时间、精力、深思。不过遗憾的是,有些人无论战略还是战术都想投机,以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让笔者想到两个字:做梦!还有那本文论点的前半句。
洋洋洒洒数千字批判说的是个“死”字,然也不能因噎废食。虽有死之必然性,但不能排除生的偶然性。市场有现实需求,就存在生的希望,有希望就会有前行的动力与奋进的激情,关键在于平台自己如何思考与操作。
事实上大家在市场中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平台在努力做事,而且已经做成一定规模,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他们会是将来“生”的那部分吗?
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洗牌”步伐越来越近,而且必将猛烈!大浪淘沙,谁将是“死的必然”?谁又是“偶然生者”?这一方面取决于市场,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自身的态度与行动。战略、战术是“投资”还是“投机”?可能各家自己清楚,而这也是各家掌控其未来生死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