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7月2日报道:在盛行网购的中国,平均每个人每年会接收10个包裹。无论江湖怎样对决,最终殊途同归,其实都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海量包裹更快更好地送达每一个消费者手中。

6月18日,已经过了晚上10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在北京的家中签收了当日早晨10点在京东商城下单的几本书。接过签收单,配送员刘磊用商量的口吻提议道,“如果不着急的话,你能不能每天早上11点后再下单?”

每年6月18日是京东店庆日。围绕“店庆”主题,京东通常会在整个6月推出一系列大型促销活动,“6·18”当天则会迎来订单的高峰。但京东承诺会继续履行“211限时达”服务,用户如果在中午11点前下单就能在当天收到货。

最近刘磊经常要忙到晚上10点多、送完三四百单才能下班,这是他在非促销季节工作量的近两倍。与此同时,北京南六环外马驹桥地区,几万平米的京东华北仓库仍然灯火通明,几百名分拣、分装和打包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一张订单从打印、拣货到完成打包的时间,只需要20分钟。而更远的地方——京东在全国其他地区新建成的中心仓,仓库外的空地上,索性扎起了成排的帐篷,驻扎为“6·18”临时招募或调派的员工……

每年“6·18”大促所形成的物流极限战,在京东内部被视为一年之中最佳的物流能力大练兵。用京东华北区总经理邵继伟的话来说,“这是一次全面的考验和充电”。一直以来,自建的仓配一体且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让京东人颇为自豪,也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种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一直受争议。支持者认为这保障了用户体验,怀疑者则认为正是过重的物流基础建设严重拖累了京东的盈利能力。无论如何,京东凭借多年来不断地砸钱砸人锻造出的这身物流硬实力,就连中国大的电商阿里巴巴也不敢小觑。

阿里一向反对“自建仓配一体”方案。马云2015年初断言“京东将是悲剧”后,出任菜鸟网络总裁的童文红近日又公开表示,“未来京东必将阿里化。”不过,这场围绕物流服务的较量,光“文斗”是远远不够的。

2013年,阿里几乎联合了其电商平台所能集结的所有第三方物流伙伴,成立了菜鸟物流,启动了对电商物流基础设施——“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的建设。阿里的物流战略核心,是充分协同和整合社会化物流资源。

彼时,阿里电商平台所采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模式,城际间的包裹送达时间通常需要2到3天,京东则早已面向中国一二线城市基本实现了“211”这样高水准的电商物流服务。某种意义上,菜鸟还是一个“追赶者”。

2014年,中国共产生和投递电商包裹近140亿件,平均每个人每年接收10个包裹。无论京东和菜鸟两大阵营如何对决,其实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思考和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让海量包裹更快更好地送达每一个消费者手中。

京东物流升级之路

2007年,刚刚拿到今日资本千万美元的风险融资,京东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强东就决定自建物流,当时他给出了一个令今日资本的徐新大跌眼镜的数字:预算10亿美元。

2010年,京东推出“211限时达”服务——用户在晚上11点前下单,就能在次日下午3点前收到货,在中午11点前下单就能在当天收到货。配送员的工作频率由每天一送变为两送。这成为京东提升标准化配送服务的重要转折点。

2011年京东完成C轮融资后,刘强东又对外升级了他的物流投建预算数字,称“京东将在未来3年投资100多亿加强物流系统”。2014年,京东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及团队的成本达到80.67亿元人民币,在总销售收入的占比为7.01%。

“我们2014年一季度70%的自营订单都是在当天或者第二天送达消费者,今年上半年在三到六线城市提速,我们希望更多订单在24小时内送到,上门刷卡,货到付款,退货可以上门去取,当面给你钱。”2014年夏天,刘强东在中欧商业院发表演讲时,对京东物流的用户体验提出以上总结。

刘强东说,假如京东不采用这种仓配完全自建的办法,想达到上述的服务效果,意味着要在全国700多个城市布建仓储,同时至少还要选用顺丰这样级别的快递企业合作——而执行这一方案,不仅意味“成本失控”,效率也是个问题。

进入2015年,京东物流费用继续扩大。2015年一季度,京东的物流费用支出为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

截至2015年3月31日,京东在43个城市中拥有143个中心仓库,在1961个县市拥有3539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而在2014年3月,京东的招股书显示,当时仅拥有86个仓储中心,总面积150万平方米,拥有1620个物流中心和214个自提点。公司CFO黄宣德在3月末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曾提及,位于上海的10万平方米自建仓储中心“亚洲一号”已投入使用,另外两个位于武汉和沈阳的自建仓储中心,也将分别在今年年中和年底投入使用。

此外,2014年至今,仅京东的华北大区,便新采购了约500台7.6米和9.6米的斯堪尼亚和奔驰全封闭厢式货车,令目前整个华北仓储的车辆储备接近2000台。2014年3月,整个京东也才拥有1500辆这样的货车。

货品从工厂的库房到达京东的各个中心仓,这一半的物流运送任务,是由供应商一方负责解决。所以在刘强东眼中,京东的物流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从仓储送到消费者家里这“半程”。仓库越来越多,货物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货物移动的距离越来越短。所以,京东物流设计的核心思路是尽量减少物品流动,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012年,邵继伟由DHL快递加入京东,如今负责华北区物流体系。目前京东华北大区一线员工约2万人,其中负责配送的有1.2万人。在物流配送这一核心竞争力建立的背后,包括仓储位置选择、分拣流水线建设及干支线物流布局,货物的运输、分拣、配送,特别是商品从各个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都得依靠这支庞大的队伍。

“每年‘6·18’,单量都比平时有近一倍的增长,到今年已差不多是我刚入职那年的7倍,备货的总量也达到了平时的3-4倍,但是没有再出现过爆仓的情况。”在邵继伟看来,两个原因促使京东在这几年物流配送的能效大幅度提升:一方面订单的密度增大,令作业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是流程的梳理比以前更清晰。

在京东,物流仓储队伍充分运用军事化作战管理经验,如半封闭式集体住宿,严格执行作息,以及小组式的竞争和比拼。由邵继伟分管的马驹桥3C仓,占地1.4万平方米,容纳超过300万件存货。平时这里的员工不到300人,6月大促期间通过招募临时工和学生工,增加到400多人。邵继伟说,一个仓库拣货人员,每天走的路程抵得上一场马拉松。

邵继伟也把DHL的一些经验带到了京东,比如在中心仓和配送站之间,增加了二级分拣体系。以北京为例,现在全市有5个分拣中心,每天由箱货把大批货物从中心仓运送至各个分拣中心,再由分拣中心转运至各个配送站,这比直接由仓库运送至配送站更加节约成本。

阿里的另一种路径

尽管在消费者体验上,阿里和京东面临同样的竞争标准,但阿里作为平台级电商,物流的路径明显复杂于京东。依附于阿里平台的几百万网商,无论规模大小,目前最主流的做法依然是由店铺自己解决仓储和打包,随后包裹配送则交由第三方快递公司完成,而且往往涉及跨省长途运输。因此,阿里电商的物流标准化和配送速度都受到制约。

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以及顺丰、“四通一达”等物流合作方,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大股东,天猫投资21.5亿元,占股43%。银泰通过北京国俊投资公司投资16亿元,占股32%。富春集团通过富春物流投资5亿元,占股10%,上海复星集团通过上海星泓投资公司投资5亿,占股10%。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元,占股1%。

作为“平台”方,阿里始终需要依靠广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协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物流大业。用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的话说,“有一点我们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坚定的,我们不做快递,不是抢物流公司的饭碗,菜鸟要做物流企业想做但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大数据入手,菜鸟希望充当整个物流网络的“脑部”,推动数据协同下的高效运营和技术支撑下的流程再造。

2013年,由菜鸟自主研发的“物流雷达预警”在双十一完成首秀,保障了1.56亿包裹顺利运送。2014年5月,京交会上,菜鸟与国内13家主流快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物流大数据平台。整个2014年,根据菜鸟网络监测的物流数据,天猫和淘宝产生的包裹占中国快递市场份额超过60%。这张网络对接了十几家快递企业,可及时呈现超过150万快递员的揽收、送递包裹的实时情况。

低调运营了两年之后,2015年5月28日,第一届菜鸟合作伙伴大会在杭州举行,其间首次对外公布菜鸟物流的成绩单,称“在全国12个节点城市建设仓储系统,通过社会化协同的方式,一张覆盖全国的骨干网络已经形成,年内将实现50个城市次日达”。

童文红在会上表示,京东必须“阿里化——也就是平台化”,阿里则不会京东化。随着京东引入开放平台战略,包括物流在内的服务品质,相较于之前的纯自营时代,一定会有下降,但平台化又是京东的必由之路。

目前,日均超过3000万的物流订单信息在菜鸟的系统流转。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整个菜鸟公司,员工规模不过是600人,其中超过一半—350人左右是技术团队的。

以大数据为驱动力,菜鸟口中的“天网”已经日渐清晰,剩下大的悬念,还是“地网”的搭建。目前,菜鸟对外仅明确提出“针对12个节点城市建设仓储系统”。

菜鸟打造的仓配网络,主要用途并不是让快递公司做包裹的分拨中心,而是提供给商家囤货,以便让货更接近消费者。这一思路,其实与京东的仓储架构理论非常相似。

过去两年,菜鸟加紧运用收购的办法,圈定一批现成的物流资源。比如从亚马逊手中收购一个两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库。“仓库也是一个比较头大的问题,商家包括合作伙伴都希望有弹性有冗余,不希望一年半年以后就搬。”童文红说,菜鸟的地网,也就是仓配资源,原则上是租凭给那些有仓库管理经验的第三方服务商打理后期的运营。最终,通过这些合作伙伴的运营,菜鸟地网希望输出给商家的,不只是仓库的空间,更重要的将是围绕仓储的各种物流服务。

5月中旬,阿里联合云锋基金,战略投资拥有国内20%左右快递市场份额的圆通速递。这笔投资总金额在数十亿元,对圆通持股在10%左右。显然,菜鸟期望用资本敦促快递企业改变,引导快递行业变局。童文红说,菜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包裹国内24小时送达,全球72小时必达。菜鸟成立之初,马云曾表示菜鸟将投资3000亿元,时间表则是5到8年。

配送渠道争相下沉

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的饱和,发展乡镇及农村成为各家电商近两年的首要任务。与之相呼应,2014年以来,阿里、京东、苏宁在内的几大电商巨头,都忙于将配送渠道进一步快速下沉至国内三至六线市场。有统计显示,农村大家电价格比电商平台普遍高10%~20%左右。不仅如此,由于农村消费者居住地远离城市中心,很多物流公司都无法触及。

2014年初,京东推出先锋站计划——鼓励京东配送员回到家乡,去当地成立的京东配送站。先锋站多处于国内偏远地区或此前尚属京东市场盲点区域,比如各远郊区县或村镇等,日均递送单量在15~20单。同时,方圆150公里范围内有京东自营站点,以方便接驳。先锋站在完成商品配送的基础上,还承担业务开拓等任务。到2014年11月,145名员工建立了135个站点。顺丰、神州租车等也都推出了员工回乡创业计划,让老员工回家乡成为加盟商。

此外,京东开始布局全国大家电“京东帮”服务店网络。面向4-6级市场的“京东帮”服务店,只限经营大家电业务,与京东属于合作关系,承载京东自营家电业务,主要解决的是配送和安装问题。而刘强东不久前对外透露针对渠道下沉推出的第三项计划——2015年6月前发展数万名村民代理,覆盖中国数万村庄。

也是在2014年,阿里巴巴宣布启动渠道下沉战略。阿里旗下淘宝、天猫、聚划算联合,借助菜鸟网络平台的物流标准化服务及手机淘宝二维码扫码购等,推出了覆盖范围广的标准化产品大家电送货入户业务,声称“大家电配送可直达2600多个区县、50多万个村”。目前菜鸟在宁夏、贵州、吉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实现了村淘商品送货入村,而且“村淘”约20%的订单,已实现当日或次日即可送到。

2014年,苏宁则把各地原有的200家乡镇售后维修点升级为新式“乡镇服务站”,提供代客下单、最后一公里配送、售后维修、批发销售等综合物流服务。苏宁表示,未来5年,通过自建和加盟方式,公司还将建设一万个类似的乡镇服务站,覆盖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乡镇,成为苏宁线下近1600家连锁门店和数十个物流基地的延伸。

城市环境的配送,菜鸟也在尝试与快递公司合作实现所谓的“分层服务”。菜鸟先与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高校,以及万科、绿城旗下的社区物流合作设立“菜鸟驿站”,随后又与全国大部分连锁超市完成了关于建立驿站的相关谈判和签约。目前,菜鸟在全国拥有2万多个驿站,通过社会化协同,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末端公共服务网络。

“有了驿站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你可以做约送,你可以做准时达……”童文红说,驿站已经成为菜鸟网络在快递、仓配、跨境、农村之后要着重发力的第五大战略方向。

不只是菜鸟,各大快递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创业公司,眼下也各自在琢磨更为多层次的收货路径。2015年6月6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宣布,共同投资在深圳创建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智能快递柜业务。其商业模式是由丰巢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丰巢快递柜,为物业公司、社区业主及快递公司、行业用户和电商企业打造智能快递管理终端。

众包、无人机和机器人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体验和节省成本,各家电商物流企业也把配送变成了新技术和新应用的试验场。

今年6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近期将推出名为“On My Way”(我在路上)的移动应用,其功能主要是发动小零售商或普通市民加入城市包裹配送的大军中。

协同经济成为风口的今天,全民参与配送确实在成为趋势。2014年,亚马逊曾在旧金山地区测试通过出租车和Uber车辆运送包裹,并为每件包裹支付5美元。实际上,“同城快递”业务已在滴滴快的、AA租车等公司的规划中,京东则甚至表示过,未来会发动广场舞大妈参与物流配送。

亚马逊的运输成本去年增长了31%,增速超过营收增长速度。发展新的配送模式,显然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亚马逊的购物体验,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控制高昂的物流成本。

一向被视为成本楷模的UPS快递,在美国寄送一个包裹的平均费用是8美元。目前亚马逊平均每天发送350万个包裹,每单的配送成本为2-8美元,如果亚马逊真能招募众多业余快递员,势必将冲击整个快递行业。

今年早些时候,将发展目光转向O2O和跨境电商等全新领域的刘强东,曾表示京东要做一个O2O平台,连接消费者、商家,而配送员主力将不再是京东人员。为此,京东成立子公司“京东到家”,并向社会招募众包物流配送人员。招聘页显示,一部智能手机、年满18周岁即可报名成为京东到家众包兼职配送员,男女不限、时间自由,经培训后上岗,抢单配送完成后可以获得每单6元的奖励。

除了各种城市市民、广场舞大妈,一些更为先进智能的科技角色,也开始进入物流配送的市场。

为实现存货在需要时“信手拈来”,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面积为25500平方米的Quiet Logistics运营中心,有200台机器人帮助工人每天处理10000至20000个订单。

这些机器人是由亚马逊子公司Kiva设计的,能够追踪商品存放地点,以确保机器人从货架上准确取回所需商品。由于精心设计的路线,他们在货架之间穿行的速度能够达到10公里每小时,工作准确率能达到99.99%。目前,这个运营中心仍然需要400名工人维持正常运转,但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这个物流中心的总体工作效率能提升3.5倍至5倍。

6月19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副局长迈克尔·惠塔克表示,无人机监管规定“将在一年内出台,可能会在2016年6月17日之前”。对亚马逊的无人机配送计划,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早在2013年12月,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首次对外透露了亚马逊的“Prime Air”物流计划,希望通过遥控无人机运送小型包裹,但受美国政策方面影响,亚马逊一度将测试搬到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

公开资料显示,亚马逊快递无人机的飞行半径在距离配送中心10公里左右的范围,大承重在10公斤内,非常适用于偏远地区和紧急件的派送。而金融研究公司ARK Invest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亚马逊无人机送快递每件成本最终有望降低到约1美元,配送时效则可提升至最快30分钟送达。

追随亚马逊的步伐,顺丰也正在珠三角地区大量测试无人机的配送效果,为将来整体运营和系统调试提供数据支撑。不过,由于政策问题,无人机真正大规模在国内投入快件配送,可能至少要等到四五年以后。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