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共享经济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公司打着“Uber for X”的名头向公众推行自己的服务。但光环耀眼的Uber在面对中国本土的有力竞争者时表现却差强人意。

6月14日,Uber内部邮件曝出计划在中国市场加投11亿美金的消息,滴滴快的也很快放出即将融资的消息;6月22日,Uber开始对中国的意向投资者进行游说;7月7日,滴滴快的先于Uber拿到20亿美元融资,而Uber仍然没有动静。7月14日,新浪曝出Uber在中国融资遇阻的消息。大家纷纷猜测,Uber的故事会不会讲不下去了?

简单来说,Uber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充分利用社会闲散的私家车资源实现共享经济。2013年8月,Uber首次进入中国;2014年2月13日,Uber正式登陆上海;2月17日、18日登陆深圳、广州;2014年8月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人民优步”业务。至今,Uber在中国主要的大城市均有业务布点。

不仅Uber在中国的布局快速,其估值也一路攀升。在最近这一次的融资计划中,Uber中国的估值是70亿美元。而其母公司Uber的估值更是接近500亿美元。Uber中国也凭借其耀眼的光环,顺利获得百度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但问题是,Uber中国是否能支撑的起如此高的估值?

在其他国家,Uber以原有服务为基础,推出了大量增值服务。比如在纽约,Uber开展了名为Uber Rush的业务,主要向用户快递宠物和圣诞树;在华盛顿,Uber提供了名为Uber Essentials(原Corner Store)的服务,向用户快递任何可以在便利店买到的商品。而在中国,受政策和竞争压力的多重困扰,Uber中国的特色服务还仅仅体现在营销上。

此外,Uber中国的本土竞争对手十分强势。根据易观2015年5月的数据显示,仅在专车这一细分领域,Uber中国的活跃用户覆盖率约为16.8%,而竞争对手滴滴快的则有86.2%的活跃用户覆盖率。此外,一些传统的汽车租赁平台也纷纷加入其中,如神州租车、一嗨租车、首汽租赁等。各路平台背后的资本实力均不容小觑。特别是神州专车,2015年7月,神州专车宣布获得2.5亿美元的融资,其在易观5月份的报告中显示的活跃用户覆盖率为8.3%。

投资者的犹疑不无道理。除了业务想象力不足以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考量。

一方面,Uber没有对意向投资人提供详尽的业务数据报告。Uber仅仅说了中国市场日均近100万单的总体情况,并未披露详细的财务数字,使得意向投资人对刷单量存疑。据资方了解,Uber在中国的刷单比例在30%以上,而Uber官方承认的数据仅为3%。

另一方面,Uber预计在2015年度亏损11亿美元,且未来三年也将持续亏损,亏损总额达30亿美元。投资人未来承担的资金压力也是个不小的问题。根据投中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由于基金近年所投项目未达到预期,中国基金正面临较大的募资压力。

对于投资人,Uber中国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退出办法。

记者了解到一般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有三种。一是公开上市发行。包括直接上市、买壳上市和进入创业板市场或柜台交易市场。二是兼并和收购。三是破产清算。

从Uber中国本身的意愿来看,其在中国内地或者香港上市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Uber总公司和滴滴快的有共同的投资方高瓴资本,又联想到高瓴资本曾主导过滴滴快的合并,企业兼并也不无可能。

虽然没有人愿意以第三种方式退出,但MarketWatch专栏作家里弗斯近日撰文称科技领域目前存在严重的泡沫,科技公司的成长预期和现实表现严重脱节。其中专门提到Uber运营亏损5亿美元却没有人在意的细节。里弗斯认为,现在风险投资活动过于频繁,大量投资人只看企业描绘的美好蓝图就幻想可以实现增值。但现实情况是,大半的投资者都会含泪离场。

里弗斯引用了麦肯锡的一份名为《长得快,死得慢》的重量级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从1980年到2013年间上市的3197家软件和互联网初创公司中,最终有三分之二的公司营收达不到1亿美元,而无一例外的是,它们曾经都拥有一个“破坏性颠覆”的故事。

红杉资本的合伙人陈鹏辉在一次会上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企业最终的目的一定是盈利,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虚无的美好愿景。对于企业来讲,找到一个说得通的、能支持盈利的商业逻辑才是最重要的事。在这一点上,Uber们的路还很长。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