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1月25日报道:回顾中国百货商场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左右开始的以王府井为代表的买手制(自采自销)模式,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的商业地产租赁模式,而到了第三阶段在PC电商和购物中心兴起的双重冲击下,各集团的百货都开始上演着关店或是转型潮,今年上半年全国的百货业共关闭25家门店,在7月更是传出40多家万达百货即将关闭,百货商场基本上已经全部成为线上两大电商——阿里和京东,线下万达、大悦城等这些购物中心的主战场,毫不危言耸听的说,商场已经死了。

如果说线下购物中心去百货化是线下商业地产的战略调整和趋势,那么电商的迅猛发展实则是对线下百货的一记重拳,一方面电商拥有丰富的品牌商资源,另一方面像京东深耕自营长年积累的品质口碑和高效配送售后服务已经深入人心,这也使得线下纯百货商场非常的郁闷,就算是百货引入品牌集合店的形式,也无法扭转线上越来越高的销售占比,所以中关村IT卖场三年销售也赶不上京东一年营收,被京东灭掉也是意料之中。

而在今年10月份打响的京东超市和天猫超市的战役,将线上超市与线下超市的PK推进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京东超市双11当天订单量同比增长190%,一度成为了消费者囤购日用品的热销平台,天猫下了血本在北京下了一场“红包雨”冲击线下超市,这让我不由得回想起百货商场沦陷的场景,线下的超市会不会如百货商场般重蹈覆辙?

1、品类PK:事实上,线下超市最优势的品类在于生鲜这一块,而这对电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做生鲜电商考验的是供应链、仓储能力、冷链物流的建设和配送效率,甚至需要做到即时配送和即时退换货。这样的难度在电商里能做到的也就只有京东了,天猫超市估计得花上好几年的功夫再来一起竞争,毕竟十多年自建物流体系,深耕自营不是随随便便投入重金就能够赶超的。

而线上超市超市目前对线下超市最直接的冲击还是非食品品类,一般非食品品类在线下超市的占比能够达到40%-50%,而在线上超市的冲击下大部分的线下超市在非食品品类的销售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今年双11京东超市个护清洁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2倍,母婴品类订单量是去年的2倍,足以见得线上超市的来势汹汹。

2、消费场景PK:一家线下超市的商品SKU最多也就10万,而电商则随便就超过了100万,加上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费用的压力,线下超市的优惠力度很难达到线上超市的水平。其次,像京东超市这样依托自营模式优势的电商,同时拥有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体系,在京东“211限时达”区域可以享受到当日送达的体验,无论是从价格还是物流服务上带给消费者的体验已经越来越好。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开始用手机逛超市,并且线上消费占比还会越来越高。不过,虽然百货商场已经沦为了用户的“试衣间”,但超市若在服务质量和购物环境上多下些功夫,和线上超市PK也还是有机会的,毕竟用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环境,如果买东西、做按摩、做美容等等全都在家里完成,那生活岂不是失去意义了。

3、O2O:其实这部分京东到家做了一个联接,目前已经上线商超、外卖和鲜花,其中超市的频次高,而京东到家是区域定位的,也就是说借助LBS定位,在京东合作的超市所有门店中可以随时找寻最近的店面进行购物或是一键下单配送,目前京东入股永辉超市算是合作最深的超市之一,其他的大多数超市和京东超市依旧是处于竞争状态,而这种双赢的合作形式其实对其他传统的超市也是潜在的威胁。

从这些方面来看,电商会真的成为线下超市的“电伤”!不过,超市O2O的平台路径已经非常的清晰了,线下超市跟着京东超市转型就好了,固步自封的也就只能重蹈商场的覆辙了——无法抗拒电商竞争,人才流失……这就像京东超市悬疑广告中表达的一样。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