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2月16日报道:2015年年底,对于网络借贷(P2P)行业,注定是个值得记忆的时刻,不止悲喜交加,甚至关乎存亡。

e租宝涉嫌非法集资被调查,引发社会对网络借贷行业的信任危机。宜人贷美国上市,尽管股价表现不佳却为国内网贷平台上市潮注入了一剂兴奋剂。银监会牵头制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2016年,监管层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监管思路是“规范”。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表示,目前已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到央行统计范畴,同时可以作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修订的基础。“最近互联网金融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我们金融统计的缺失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为了适应合规要求,网络借贷遭遇整改转型的压力大。前有行业乱象屡爆风险,后有监管落地被迫调整,无论从行业发展、政策监管、平台及参与方等多个角度来看,2016年都是网络借贷行业极为关键的一年。

生存,还是死亡,网络借贷行业从未如此真实地感受过。

悲喜2015

2015年对网贷行业极不平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落地、互联网金融被列入“十三五”规划、高层多次发言表示支持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意味着网贷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行业增速来看,2015年仍是网络借贷高速发展的一年。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1020家,绝对增量超过2014年,再创历史新高。

高增长的背后是风险频发。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从年初北京高息P2P网贷平台“里外贷”猝死,到广州P2P网贷平台“盛融在线”无法提现,再到后来的“e租宝”被调查事件,涉事平台慢慢从不知名小平台向老平台以及交易规模领先的平台发展,涉案资金规模也从几千万向上亿、甚至700多亿发展。这些出事平台多涉及自融、涉嫌非法集资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爱君向记者指出,“e租宝”风险爆发之后,正规网络借贷无法定性,直接导致了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对这个行业起到一个负面的影响。

网络借贷行业风险逐渐成为不定时炸弹,不仅连带损伤了许多良性经营平台的金融信誉度,还因涉及较多投资人利益而影响社会稳定。

尽管风险不断爆发,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未因此而止步,各路资本纷纷涌进互联网金融圈内,上市、融资的消息频出。据不完全统计,网贷行业获得风投青睐的平台已经达到68家,上市公司、国资国企入股的平台分别为48家、68家,银行背景平台数量为14家。这些平台的成交占据着行业超过半数的成交规模。

在资本的热捧之下,一些变化正在网贷行业中悄然发生。一些老平台依赖已经积累的流量开始拓展新的业务范围,而一些新平台则从垂直细分领域迅速切入市场成为黑马。

这些创新和变化在2016年是否能成为行业成长的推动力,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之后,一切都变得未知。

关注2016

2016年,到底有多少P2P能安然无恙地活下来?在胡润新金融百强榜的发布现场,爱钱进CEO杨帆明确表示,绝大多数的平台会面临转型或者其他原因而消失,大浪淘沙之后,最终能活下来的可能只有几十家。

从目前的两千多家的数量,骤减至几十家的规模,P2P网贷行业要面临的前景甚是严峻。按照目前P2P的监管思路,几乎所有平台都存在要么转型、要么难逃死亡的命运。

谈及转型,拍拍贷CEO张俊称,“靠线下做资产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主动调整还有可能存活,否则将大规模倒下,总之回归线上是必然。”

这意味着,一些平台的整改可谓伤筋动骨。

按监管机构的征求意见稿,从监管分工到机构合作、从公司名称到业务模式、从信息披露到风险控制,等等,都对现有平台存在调整压力。

首先,监管机构不允许平台对借贷项目进行拆标,必须一一对应。这意味着平台不得进行期限错配,更不能做资金池。从2015年12个月的平均借款期限走势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介于6.5个月到7个月之间波动,但是借款期限在1-3月区间的平台数量仍占比最多。这说明其实大部分平台是存在拆标问题的。

其次,征求意见稿确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基本原则,不得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再次,监管机构严禁P2P网贷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禁止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无形之中,监管在增强行业向综合金融集团转型的成本。

如果说,以上调整还在可操作范围内,那么以下几方面可能是推动许多平台走向死亡的关键。

征求意见稿给网贷行业留有18个月的整改期,这其实也是留给银行的过渡期。

按照监管要求,P2P网贷要引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这几乎是隐藏在四十多条监管要求中具杀伤力的内容。

目前至少有17家银行涉足P2P存管业务,约有30余家P2P平台与银行签约存管。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存管业务真正能做到将资金与平台隔离的并不多。

一家P2P平台负责人称,现在的资金存管多是将风险备付金放在银行,这笔资金本来就是归平台应对不良资产的资金,与监管要求的投资者资金并不是一个概念。还有一些资金存管是平台直接与银行的电子银行部合作,只是一种开户协议而已。

银行其实对选择什么样的P2P网贷平台开展存管业务甚是谨慎,几乎都存在注册资金规模、风控水平、高管资质等隐性条件。由于P2P投资涉及大量非标资产,包括债权转让、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不同类型的金融交易品种,银行是否愿意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资源,为不同类型非标资产设立各自的资金划拨审核与清算服务,同样是一个问题。

当然,监管之外,直接影响P2P网贷平台能否活下去的关键是资产端业务。当P2P投资逐渐被大众认识之后,优质资产端的获取就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重点。像有利网这种原本依靠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提供资产的平台,也开始自行开发资产端,打造“信贷工厂”。

2016年,注定有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为生存之战而向资产端发力。

P2P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18-08-06 09:00:00
区块链 极路由的极速死亡之路 “P2P+区块链”有毒
一纸悲壮公开信,道尽创业辛酸泪,但从0元购到P2P,再到区块链,极路由早已从一款硬件产品变身“金融产品”,这是一场铤而走险的“企业赌博”不归路,也对每一个心存侥幸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