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4月5日报道: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互联网金融的,但自市场经济以来,人类眼见金融世界,诸般官僚习气,结构失衡。又有分业经营,牌照林立。恰逢其会,追求效率平等的互联网深入人心。遂以为互联网浪潮下,诸般金融革新;金融神府,亦有互联网插缝而入。
于是颠覆之说,流传于世。自古以来,便有无数仁人志士冲击金融管制体系,保理、小贷、信托、担保,无不被人们寄予厚望,但又无不是一地鸡毛。除了少部分依然作为影子银行苟延残喘,其余要么归顺权力寻租,要么被打入金融犯罪的监牢。
相比于其他行业,互联网似乎在资源上处于劣势。但一批批聪明才智之士,前赴后继,投入毕生精力,苦苦摸索。至今虽未解决一切问题,却有那么少数一些企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马云,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世人皆以为互联网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便有更多人前赴后继,投身其中。
互联网金融,便从破除监管开始一一说起。
去中心化和去监管化双轮驱动
Frees的李丰在谈到互联网金融时说「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只是互联网技术单轮驱动,大机会只出现在技术对传统金融效率的提升;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是由去监管化和去中心化双轮驱动的。」
在美国,去监管化在1970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程中已经完成,美国的金融行业已经是高度竞争、杠杆率高、服务充分的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仅仅是凭借信息技术通过更高的效率来对抗原有的金融玩家,主要机会集中在大数据领域。
然而在中国,情况并不一样:网贷从2007年诞生,然而直到2013年余额宝出世前,网贷行业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
余额宝出世后,网贷行业的体量瞬间增大数十倍;国家放宽政策,网贷行业的体量瞬间增大数百倍,民生、中信、平安、阿里、京东、腾讯等大资本纷纷抢滩登陆。而网贷产品本身并未有任何改变,这说明,在中国网贷行业的发展不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驱动,而是由于监管政策宽松的推动。
据京北智库及IT桔子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402起,融资金额超过400亿元人民币。而在去年的二级市场,A股有49家企业涉足互联网金融,14年7月到15年6月,互联网金融行业指数上涨540%,位列所有行业指数的第一名。
关注也有关注的不好,当一个行业被所有人都认可,BAT和金融机构的大家伙们就要开始在主流赛道上收割了。一个整体走到B轮的行业,哪里还有早期创业者的机会?
众多细分领域存在机会,想做好都有难度
互联网金融企业看起来杂乱无章,但穷究下来,可用4种模式总结之,这四种模式分别是:资金端、中介、资产端、后市场。
资金端吸引资金购买线上理财产品;中介进行协作匹配,包括理财超市、投顾平台;资产端制造可供购买的资产,譬如学生债权、票据债权、车贷房贷债权;而后市场为行业提供其他服务支持,包括记账工具、社区门户、企业服务、媒体。
与一般分类方法稍有区别的在于,我单独将中介与资金端进行区分,中介模式特指不承担风险,纯粹导流的C2C信息中介;而资金端指的是先购置资产再进行转让,获取更多利益,也承担风险的C2B2C模式的信用中介。
但当我们逐个分析,就愈发认同经纬钱坤所说的话:众多细分领域存在机会,但想做好都有难度。
资金端,马太效应越发严重,一个没有名气的P2P平台获客成本可能上千,纯资金端平台基本走到B轮后。由于资金端与风险不可分割,少数资产端不得不自建资金端,但终究难以在市场获取竞争地位。
中介模式主要为资管、贷款导流平台。但是,理财超市能有什么差异化,仅取决于拿到好资产的能力;贷款导流平台的融360和好贷则都走到D轮了。
后市场主要分为工具、社交、媒体,由于社交和媒体本身的垄断效应,当下机会主要集中于企业服务。但这一行门槛壁垒甚高,无论是征信、支付,似乎都不是创业者能玩得起的游戏。
资产端由于市场庞大、极度分散、种类繁多,虽然在小贷、供应链金融等传统领域机会不大。但对于一些传统金融触及不到的地方,仍然存在互联网的空间,集中于:
第一,消费金融:在居民加杠杆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领域的众多消费场景都函待开发
第二,农村金融:当我们谈到居民加杠杆化,对于几乎不存在杠杆的农民群体,存在的增量市场空间是毋庸置疑的。但互联网在农村如何落地,是否不得不降维打击,这仍是一个疑问。
第三,新品种资产证券化:包括不良资产、企业股权以及其他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增值资产。
1200亿农村金融市场
虎嗅的记者曾描绘过一个让人心动的梦想:互联网企业将创造一大批「先富起来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档次不逊于一线城市的白领。他们的生活品质之高、之优雅、之健康,令租蜗居、挤公交者难以望其颈背。广袤的田野充满希望,人才流失的局面将会逐步扭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果能从根本上改变9亿中国农民的命运,多少个诺贝尔奖都不足以褒奖。
谈完了情怀,我们来谈现实:从客群角度划分,人均授信高的白领阶层被传统金融服务,大学生被消费分期服务,人均授信低的蓝领和农民是尚待开发的增量市场。其中蓝领作为互联网公司用户的生命周期不会太长,一旦工作数年,传统金融必然触及并给他们提供更低成本的服务。
而农民既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具有长期价值的客群,这样的潜在客群大抵有4亿人,按照10%目标渗透率,客单价3000元,可估算出1200亿的市场规模,足以支撑起数家独角兽。而我们对未来的趋势做一个预判,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失去劳动力,未来真的可能出现耕地荒废的情况。甚至在有一些地方,进城打工的家庭,直接把家里的耕地种上杉树等速生林木,几年回家一次砍伐即可,长此以往,这些土地再也不适宜耕种了。因此国家提出了「适度规模化」的方针,几十公顷的家庭农场,一年需要的资金就有大几十万,更不用说还需要配置农机设备以及其中的人力成本等。适度规模化,就意味着大量的金融需求。
但现有针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并未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覆盖不全面、灰色地带多、政府力量乱打一气。一方面是供给端的结构性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农村金融的需求端的独特情况:
第一,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我国共有4万个乡镇,共计8亿农村人口,潜在客群4-5亿。我国农村还大量停留在宗族社会,商业金融机构无法形成通吃农村宗族社会的运作模式。无论是国家部委、大型国企,还是专注农村小微信贷的民营企业,如果不正面这个本质,片面采用担保、抵押、政策性补贴、灰色催收,都难以让农村金融发生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农民绝大部分为首贷人群,居民杠杆率增高的空间又着实诱人。
第二,主要为生产性贷款:传统农民对于借贷用于个人消费的观念比较保守,而农机、交通工具、肥料、幼崽等生产性贷款一直存在需求,这些一般通过赊销得到解决。然而,又由于生产单位与生活单位合一,生产用途与消费用途难以分割。
第三,缺乏稳定信用:农民没有信用体系的积累或是标准化抵押品。虽然学生也没有信用体系,但学生的情况大多标准化,而农民则各地差异巨大。若要谈到共性则是,大部分农民对守约、规章制度等没有概念,需要结合不同地域情况,通过社交关系、生产经营关系进行约束。
难怪说农村信贷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不管金额多少,整个流程所要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几乎是差不多的。
广袤农村,唯有借力打入
如果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农村小微信贷必然不经济,针对这个问题,现有少部分企业给出了答卷:
目前前景较为光明的是阿里巴巴的「旺农贷」:通过农村淘宝服务站的负责人进行放贷授信,因为本身就是村淘合伙人,既接受过阿里的培训又熟悉村里情况。阿里巴巴在推进商业关系的同时推进金融工具,有了生产经营关系的约束,能够有效控制客户违约率。
农村消费金融创业公司的典型代表则是什马金融:进行电动车、摩托车消费分期,直接与经销商合作,可以低成本的覆盖分散的农村。用户购买电动车时自然而然享受了金融服务,对用户而言,就是传统的赊销;但对商户而言,有了什马金融的支持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风险由品牌商和经销商进行大部分托底,资金端则是对接北银消费金融。通过输出技术和风险识别能力,革新了传统的赊销场景。
其他也有一些在不同村落建立贷款服务站的小贷或P2P,这些要么割据一隅,要么通过加盟模式迅速扩张。在互联网金融的早期,这样的企业享尽了先发优势的红利,但这样的模式难以规模化扩张,随着业务扩展,管理成本水涨船高,对于今天农村金融领域的创业公司,这条路未必走得通。
总而言之,由于农村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分散度,试图通过城市力量输血是算不清这笔帐的。所有人都需要思考两个问题,如何低成本触及到这些空间上极度分散的用户?如何在地域性极强的市场规模化扩张?
农村市场不仅是金融触及不到,同样也是商业难以触及到的区域,不能够就金融说金融,只把着生产环节说风控也是不了解行业的表现。目前在农村金融做出成绩的公司,无论是农资分期还是经营性贷款,都是先做商业再将金融渗透,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借小B的力来触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