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搜索:域名 机房 VPS CDN SEO 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IDC圈 >> 企业应用 >> 人物访谈 >> 正文
探寻IDC技术发展出路—专访蚬壳星盈总经理黄溢湘
来源:中国IDC圈 时间:2007-11-28 9:29:23 作者:idcquan 进入论坛
  

  《中国IDC圈》记者:有一种情况,客户可能会问,假如他们有1千多台服务器,不可能短时间内都采用SMU系统服务器,可能会有个过渡,但又想有这种规范化管理的系统,那么客户能否采用你们的系统卡?

  黄总:这种情况实际上要看客户的服务器情况,比如说服务器里面的布局等都有一些要求,但基本上是可以的。兼容性其实主要是还是看主板和连线。这种服务器成本太高,普通服务器需要增加一些费用,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一些中高端的服务器都会有这种管理系统,像普通IDC的用户,他们一般的服务器采购的机型不会是中高档,不具备管理功能,要是添加这套SMU系统的话费用就会很昂贵,也有些主板不支持,兼容性差。

  《中国IDC圈》记者:您觉得星盈服务器最硬的实力是什么?

  黄总:技术,星盈不管是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技术功底,这一点我想很多了解星盈公司的朋友都非常认同,像我们自主研发的超级刀片计算机,异构、跨品牌的大规模企业级服务器管理系统SMU,到星盈自主研发的VSA存储产品家族(18款设备)……,我们了解客户的需求,自主研发技术将成为星盈占据市场份额的生产力,相信各位看到的,深圳地铁项目的中标,绝非偶然,未来的市场的竞争,将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这点已逐渐得到市场的验证。

  《中国IDC圈》记者:作为IDC行业的一匹黑马,我们除了把握好的市场理念,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厂商的研发实力。黄总能不能介绍一下星盈服务器的研发实力?

  黄总:其实我之前大学就读的是电脑工程,后来去了香港金融管理局,一个金融管理的机构,类似于国内的人民银行,用电脑操作管理银行或是外汇之类的监管工作。后来我来到了蚬壳集团,看到了国内IT市场发展的机会。我们在美国看到一家公司叫星盈,是在1999年成立的, 得到了SMC公司的投资, 及后在2000年已成功开发了它们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2001年开发出第一代超级刀片计算机, 并应用于香港电讯 (PCCW的前身)。 2002年看到內地的发展潜力及缺乏这方面的技术, 所以決定將大部份的资产及技术等引进国内。。而最值得鼓舞的是2005年Galactic Computing的超级刀片GT4000被列入世界超级电脑500强的第100位, 并是同类产品中运算效率並列世界第一位。

  IDC目前的困境十分明显:维护成本的高居不下与利润额的急速下滑是阻碍IDC发展的两大症结。"从根本上来说,降低维护成本的主要方式是依靠更为先进的核心技术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软硬件平台。而星盈拥有高端核心设备、存储管理软件,软硬兼备的技术优势在IDC行业可以得到很好地放大。为了集中精力进行IDC行业的拓展,星盈也组织了精兵强将专门开发适合IDC行业应用需求的SMU服务器管理软件,该款软件已经获得了美国和中国的相关专利。与其他管理软件不同,该款软件兼具效率和价格优势。例如,利用星盈的产品对100台服务器进行远程集中管理,监控CPU温度、进行风扇管理,极大地低于同行业同类产品。通过自身的硬件优势,在IDC行业内,星盈正在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其技术和服务也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用户所认可。

  《中国IDC圈》记者:能耗问题一直以来就是IDC行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整个行业都在倡导"绿色数据中心"的今天,请您结合星盈服务器在能耗方面的表现,谈谈其对IDC行业的数据中心能耗问题有什么影响?

  黄总:IDC针对全球数据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也表明,如果不采取革新措施的话,以目前的数据中心来衡量,在硬件上每投入1美元,就要额外支出0.5美元用于能耗,而在未来四年中,这个数字还会增长54%.和普通的机架式服务器相比,刀片式服务器具备更高的计算密度,更少量的电源消耗,更少的线缆以及交换、风扇等公共基础设施。这些特性使得这种产品更加适合数据中心的密集计算环境。

  记者:好的,谢谢黄总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祝星盈发展更快,产品卖的更多。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Star】

 

   最新评论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
技术与应用:
特别推荐:
Chinaitlab Group 旗下网站:
北京盛世创富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运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2107室 服务电话:86-10-85655622
深圳研发中心:深圳市福田保税区长平商务大厦1312室  服务电话:86-755-82044560
Copyright©2001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