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1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发展格局,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主要国家抢占发展机遇、加快战略布局的关键支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着眼战略全局,做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大部署。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以来,工业互联网加速创新发展,不仅是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更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工业互联网日益呈现新形势、承载新使命,逐渐成为开放融合、创新驱动的主阵地,同时也面临新的安全挑战。立足当前,把握长远,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不仅是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及时防范和应对融合领域新型安全风险的必要措施,更是护航“两个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举。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十部门联合出台实施《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同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在产业安全保障和网络安全协同建设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与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进一步强化系统部署,以护航“两个强国”战略实施为根本要求,重在可落地、可实施的行动举措,推动阶段任务、长远目标逐步实施,构建统筹协调的推进方阵。《意见》不仅是工业互联安全工作的专门指引和纲领性文件,更是强化安全体系化建设、协同发力的重要举措,事关当前形势和长远发展,对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全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意见》是构筑坚实防线,深化制造业安全健康发展的战略共识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在核心技术和产业体系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安全意识不强、技术创新力度不足、体系建设不健全,且工业、制造业产业体系庞大,安全基础薄弱,亟需“打基线、筑防线”。

一是深化认识,强化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很多是意识问题”,针对责任体系不明、安全意识不强等认识问题,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企业主体、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央地联合的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深化了产业各方“安全与发展同步”的重要认识,互相协作、优势互补,提高安全发展的思想水位。二是认识差距,突破核心。我国工业互联网保障能力与产业发展速度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工业、制造业领域安全基础较为薄弱,以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庞大的安全需求为依托,需要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等核心安全技术,狠抓技术突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核心技术群体能力提升。三是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工业互联网安全的规模需求和创新潜能,不仅是倒逼和激发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更是政产学研用各相关方协同发力的良好契机,产业各方充分认识到安全与发展“互利共生、交织相融”的内在关系,也形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推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强化指导监管、各地紧密落实的协同体系。

二、《意见》是加强体系化部署,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的行动纲领

要打造坚实的安全基础,需要紧抓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全面系统部署,通过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协同发力,加强管理规范,推动技术突破,强化创新服务,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全局工程,系统部署。以“制度机制、技术手段和安全产业”为主要发力点,建立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意见》系统部署了七大任务、十七项重点工程,体系化推动制度机制、手段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合理有序开展,构建协调配套的行动举措。二是制度为纲,技术为器。制度保根本,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体制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指导和规范。技术是生产力和战斗力,推动行业企业加快监测预警、应急防护等关键技术手段部署,构建企业自身安全防护以及核心技术能力,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监管、防护、治理等安全基线的全面提升。三是增强防护,有效保障。切实增强网络、控制、设备、数据和应用的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动态的综合防线,有针对性地部署技术措施、完善防护策略,有效应对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解析、平台等新基础设施加速发展带来的新型安全挑战。

三、《意见》是立足网络安全形势,防范融合领域新型安全风险的关键举措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工业、制造业领域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的新靶向。与此同时,我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大融合、大变革的历史阶段,工业互联网加快带动以价值链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全业务链的重塑变革,需要防范应对融合领域的新型安全风险。

一是识别威胁,化解风险。当前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广泛,需要尽快摸清家底,发现安全风险、加强整改处置,逐级落实、层层防护,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逐步建设完善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预警与态势感知平台,持续形成风险发现和评估评测等长效机制,构筑事前监测预防、事中应急处置以及事后巩固加强的动态防护体系,加快形成防范和应对融合创新领域新型安全风险的关键能力。二是转变思路,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下,安全工作正在加快转变思路,树立新理念,制定新举措,积极防范、妥善应对。化风险为动力,坚持“管理与服务、技术结合”,抓牢“应用驱动、服务导向”,重点加强产业供给和支撑能力建设,推动构建“安全架构—最佳实践—集成创新—试点示范”的产业应用路径,形成理论框架与行业一线实践的互相促进和良性闭环,提升产业各方应对风险能力。三是找准重心,把握关键。工业互联网安全需要重点把握关键行业领域和核心设施要素,《意见》进一步强化“融合创新、重点突破”,坚持优先推进、重点保障的基本思路,围绕牵动当前及长远发展的航天航空、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和控制系统等关键设施要素,加强各环节管控手段建设,加快标准研制和评估实施,优化制度机制和管理策略。

四、《意见》是着眼产业全局,强化生态支撑能力的根本要求

工业互联网安全日益呈现出对产业发展的链式影响,既可以激发安全产业发展活力,夯实安全基础,同时在工业、制造业及相关行业领域应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点突破,牵动全局”的威胁,亟需全局考虑,统筹协调发展,强化资源整合、产业供给和环境保障,加快构建强有力的产业生态。

一是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充分发挥资源要素驱动和创新服务互补作用,充分整合和利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产业平台、专业机构以及安全企业等资源,搭建创新支撑和应用实践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优势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和共享服务,培育最佳实践和优秀方案,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能力。二是协调发展,强化供给。保持发展活力,要强化市场、政策协调互补。工业互联网安全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市场主导和政策支持共同发力,发挥市场首创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倾斜,推动产学研用合力推进,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自适应、自增强的产业供给体系。三是加强保障,优化环境。人才是根本驱动,不仅要加快高端复合的工业互联安全理论研究和技术人才培育,也要加强专业实用的安全工程师、评估师以及评估评测队伍建设。同时要创新安全服务支撑,通过安全大赛、论坛活动等安全活动来提升产业认识,重点支持联盟协会、机构企业等主体,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基础共性、测试评估、试验验证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工具方法开发,打造工业互联网安全“核心人才+高端智库+技术中坚+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

新形势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新理念,强化发展和安全工作统筹。工业互联网安全是跨界融合的系统性、复杂性工程,事关当前战略实施和长远可持续发展,既要开放协同,也要自主创新,既要立足当前,也要防范风险,需要我们加快转变思路,从过去的个体突破、单点创新转变为跨域、协同发力转变,充分发挥产业各方的能动作用,筑牢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根基,稳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以工业互联网助力湾区腾飞  

联通与金蝶成立合资公司 发力工业互联网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8-02 08:48:00
大数据资讯 大洗牌!2023年拟新增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23家
今年的双跨平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的格局将重新洗牌。 <详情>
2023-07-31 09:31:36
大数据资讯 工信部王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累计注册量突破3300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详情>
2023-07-03 10:01:10
大数据资讯 中国信通院刘柳:工业互联网标识构建数据枢纽,加速标识规模化发展
本期《业务青年讲》邀请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星火之光”青年专家刘柳,一起探讨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现状 <详情>
2023-06-20 09:58:01
大数据资讯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实践路径和实践成果,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 <详情>
2023-06-16 09:13:33
大数据资讯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我国已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道路,产业联动的中国模式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