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份关于调整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政策的通知。文件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网间结算关系,加快推进网络设施建设和提速降费,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经深入研究论证,对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政策予以调整。
整个调整通知中,最让人关注的信息是,自2020年7月1日起,工信部将取消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间的单向结算政策。此外,1月1日以后,三大运营商与中国广电、中信网络之间的网间结算费也将下调,且下调比例将不低于现有标准结算价(8万元/G/月)的30%。
对于这一政策调整,大家也都在谈论究竟谁有所获利?谁又损失严重?
两家损失 三家利好
在分析谁将获利之前,我们先大概了解下什么是“网间结算”。
据了解,网间结算是指不同通信网之间的债权债务结算。比如,某移动手机拨打联通手机,你拨打电话所产生的费用由你缴到中国移动,虽然在这次通话过程中,联通也向你提供了服务,但你无需向联通缴费,这并不意味着联通在这次业务中一无所获,它会通过网间结算向移动收取一定数据的费用。
简而言之,就是“过路费”。此前,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展较早,一直掌握着全国大部分的核心网和IDC资源,其他运营商要使用这两家公司的核心网络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中国移动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如果用户访问电信、联通数据中心内的内容和服务,中国移动就需要支付相应的带宽费用。这就意味着中国移动要付出巨额的费用,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会有很大的一部分收入。
因此,此次取消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间的单向结算政策,实行对等互联,互不结算,很明显,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对中移动是重大利好。
那么,为什么中国移动能够收获这一政策呢?在笔者看来,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移动遥遥领先的用户量。近几年来,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和宽带用户均是三家中的佼佼者,截至2020年1月,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累计达到9.49415亿户,中国移动的固定宽带用户数已经达到1.88271亿户。二是日渐丰富的IDC资源。近年来中国移动对IDC资源不断投入,致使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有足够的体量和资本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等互联。
除了中国移动之外,从费用角度而言,中国广电以及中信网络也是受益者。
目前中国广电有将近4000万宽带用户,如果广电宽带用户访问三大运营商互联网骨干网资源,就必须要向传统三大运营商支付网间结算费用,网间结算费用下降后,中国广电自然会减少相应的费用,更好的发展通信业务。
中信网络在去年年中,获得了基础电信业务牌照,成为继三大运营商和光带你之后,国内第五家拿到牌照的运营。中信网络跟其他四家相比,目标客户集中在企业而并非个人,这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在下调网间结算费用之后,中信网络在减少开支的情况下,可能会成为一匹冲刺在政企市场的黑马。
总而言之,从政策本身来看,网间结算的调整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于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和中信网络而言,还是比较利好的。
附:工信部发布的《关于调整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政策的通知》
一、2020年7月1日起,取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间的单向结算政策,实行对等互联,互不结算。
7月1日前,维持现有网间结算政策和结算标准,即中国移动应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支付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费用,结算标准不高于8万/G/月。
二、为扶持市场新进入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1日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下调对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信网络有限公司的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费用,下调比例不低于现有标准结算价(8万元/G/月)的30%。
三、2020年1月1日起,教育网、科技网、经贸网、长城网等公益性网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网骨干网之间实行免费互联。
四、各互联网骨干网互联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使用第三方违规带宽资源进行网络互联,确保各骨干网网间路由合规配置。
五、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长城互联网网络中心等公益性网络互联单位应严格遵守“专网专用”原则,不得利用公益性网络资源非法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
六、我部将实行以网间质量为核心的监督管理机制,依据《互联网骨干网网间通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大网间扩容争议协调解决力度。对违反规定的互联单位,依法实施提醒、督办、约谈、警告、行政处罚等,保障网间通信畅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