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团购鼻祖Groupon在上海、北京同时开单,标志着“国际大腕”进军国内团购业。Groupon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高朋”。可惜,即将“满月”的高朋网并没有迎来满座。继首单生意惨淡收场之后,高朋的团购业务至今仍处于“温吞水”状态,让众多国内团购网站大松一口气,也似乎再次应验了“洋品牌入华水土不服”的魔咒。
有本土化之形,却无精髓
从宣布入华开始的很长一段准备期内,高朋一直在纠结着模式问题。变,还是不变?是道难题。2008年底,Groupon在美国一炮走红时,采取的是一个城市一天一单的团购方式,并且采用了定制化的界面模式——在团购前,Groupon会让客户填写一份包括年龄、喜好、生活态度在内的详细资料,根据这份资料,为每个客户选择最优的个性化团购方案——这个模式在海外大行其道。但在中国,大部分团购网站的“一天多单”模式已为消费者广泛接受,Groupon的“最优模式”是否还能畅行无阻,公司心中没底,果然,它最终选择了“入乡随俗”,以迎合中国人的口味。
3月16日,高朋强势推出首单,北京、上海各上线两款产品,却以失败告终:北京两单成交量为2242和1581,上海的情况更惨,126和76的成交量让同行笑到飙泪。接下来的一个月,“颓势”一直没有逆转。就连一款SPA产品,价格从四位数跌到两位数,要是在别的网站早被哄抢一空了,但高朋的成交量仅仅过百。
“本土化的中国情境无法适应,又无法将传统优势维持下去,是目前高朋陷入困境的主因。”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张喆分析认为,Groupon的传统优势在于它的定制化界面,以及标准化、成熟化的运营机制。但来到中国后,Groupon完全放弃了优势,加上对中国市场情境理解不深,得不到资源支撑,困顿在所难免。她表示,“从这一点上说,高朋在短期内将会遇到很大瓶颈,甚至比国内小网站更困难。”
而一位团购行业资深人士则分析称,Groupon虽有本土化的形,却没挖到本土化的精髓。它所推出的不少团购,诸如整牙、眼科手术、红酒等,都没对上人们的胃口。另外,一些团购走高档路线,价格动辄上千元,以至于迟迟无法带来销售量。
失了市场先机,如何突围
专家认为,对于高朋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或许还不是模式的变化与否,而是失去了“先机”。就在高朋推出首单的同期,不少本土团购网站如美团、团宝、拉手等已开始轰轰烈烈地“庆生”一周年了。“去年的‘千团大战’把国内的团购同行个个锻炼得‘武艺高强’,为求突围,创新不断。”拉手网CEO吴波分析认为,拉手网推出的“每日多组团”、酒店团购、化妆品团购、过期退款等业务,这些都是高朋所没有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也就是在这一年间,国内团购行业逐鹿争雄,加上风投的介入,已将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失了“先机”的高朋似乎也预料到了这点,入华以后拉拢腾讯这个重量级盟友加入彩贝联盟,推出“QQ用户购物可以返5%,QQ会员购物可以返10%”的措施,希望依靠腾讯的用户、市场和资源迅速“上位”,但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吴波认为,“高朋对国内同行形成威胁的难度颇大,它只是‘千团大战’中一个新的竞争对手而已。”
“团购市场的网络效应已经显现,除非在技术、服务等领域高朋能有差异性区分,否则后期突围很费力。”张喆分析说。而吴波则稍加保守地认为,高朋“财大气粗”,短时间不可能离场,若是它加强学习,不断调整优化方案,未来应有迎头赶上的机会。 本报记者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