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8月26日消息:“2011年以来,广佛已有20多家电子商务网站倒闭,就连上半年走势勇猛的团购网站也出现资金短板的困境。”近日在佛山召开的“电商战略发展论坛”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它如同一瓢冷水,浇灭了企业主进军B2C电子商务的雄心。
业内人士认为,B2C之死,源于假货太多、库存压力大、人才匮乏。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出路,成为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硬伤一
大品牌不搭理
作为消费者,你愿意在网上购买品牌商品,还是到实体店买呢?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因为怕在网上买到假货。
这个问题,恰恰道出了电商当前的最大窘境。不少国际大牌拒绝给中国网商提供授权,但我们还能在网店看到这些大牌的身影,为什么?因为那是假的!
以衣服为例,在当当网、淘宝网,单是NIKE这个品牌,就有无数商家在售卖。但事实上,NIKE在中国只授权给几大电商平台销售,这意味着,网上那些打着nike牌号的衣服多半是假的。
●应对:选择可托付的“靠山”
鞠传国(天天网CEO):虽说电子商务的数量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但其质量却一直未跟上国际步伐,这导致大品牌商不愿意与其合作。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电商是未来销售增长的最大亮点,任何大品牌都不可能摒弃网络这个大平台。
出路只有两条:要么品牌商自建电商,要么就是与B2C专业门户合作,借助他们原本强大的平台和良好的口碑强强联手。
硬伤二
人才投入太少
记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目前佛山多数企业网站的管理人员来自IT部门,而且通常只有一两个人员负责此岗位,有些甚至仅仅是兼职。“这是典型的人才错放问题,就好比零售商在保利酒店或某个商业地产开了一家店,但负责经营这家店的店长却是建筑队的队长,怎么可能盼望其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怎么能不遭遇最终倒闭的命运呢?”有业内人士无奈地说。
事实上,在“电商战略发展论坛”上,超过八成的企业主承认他们对电商的人才投入很少,却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最终导致失衡。
●应对:让精英担当要职
冯帧(高级猎头):让什么人来管理电商?表面看,这是关于人才配置的问题,实质上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作为老板的你,到底将电商摆在企业发展的什么位置?是帅是兵还是整盘棋?我手头上的数据是,目前高级人才的流动方向明显趋向网络,这和2003年人才一窝蜂流向传统企业的现象迥异。
可以说,发展电商是大势所趋。一个懂得战略规划的企业负责人,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安排精英团队进行网络营销,抢饮头啖汤,而不是因人才配置不恰当而错失了网络销售这块大蛋糕。
硬伤三
无库存很被动
如果单纯从生意经来讲,同一件商品,在实体店卖的价格肯定是高过网络销售价格的,因为后者无需支付店面租金、市场、装修等费用。但在现实中,有些网络商品卖得比实体店还贵,为什么?不是因为网店主故意抬高价钱,而是“库存”在捣鬼。
在网上经营相框的商家陈克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进100个相框单价是10元,进1000个单价是8元,进10000个单价是6元。显然,进得越多,店主可能获得的利润越大。但矛盾的是,进货多必然会限制公司的流动资金,最惨的是,若销量不及预期,库存压力就相当大,最终拖垮整个经营链。
●应对:借助成熟门户B2C平台
肖傲(所能网络CEO):一旦库存未能如期运转,电商很容易陷入被动。但这是否意味着,品牌商应该自建官方B2C网站呢?我认为不可取。自建网络销售平台,很有可能会受到传统渠道的束缚,最终沦为滞销品的处理通道,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中小型企业可考虑直接与门户B2C网站“联姻”,花最小的成本,享用其已经成熟的库存和销售网络;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则不妨两步走,一是继续借助门户B2C网站的平台,同时,在主要供应商周边,建立独立仓储,从而降低总运输成本。
力量薄弱时,适时借助成熟门户B2C平台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办法。
相关预测
90后八成消费需求在网上解决
据艾瑞、易观等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几乎每个季度的B2C平台交易额排行榜都有着不小的变化,国内电商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中国正从一个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迈进。预计到2030年,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将突破100万亿元,其中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0万亿元的规模。
90后正逐渐成长为新兴的中产阶层,他们习惯信用消费,敢花未来的钱,而且是电子商务的主力军,正在瓦解中国零售市场的既有规则和消费结构。今天,他们的消费需求可能10%是在网上完成,10年后,有可能超过80%的消费需求将在网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