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月19日报道:昨天,市消协发布节日消费提示,2011年北京市消协96315和工商12315受理的网购投诉量为6191件,同比增长126.7%,而北京人2011年网络人均年消费9230元,全国排名第二。但是,网购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等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去年,不少消费者在网购时,遭遇了被商家欺诈的问题。消费者张女士,在网上订购了4星级红枣,到货时没有开包验货,食用后发现为2星级红枣,消费者要求换货,对方不予解决;消费者黄女士,网购鸡翅,网站承诺:三日内送到,时隔半个月仍未送到,消费者要求退款到支付宝账户,对方拒绝。
为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天发布2012年第1号消费警示:网购年货一定要“擦亮眼睛”。首先,网购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卖家,可以从卖家的信誉星级、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来查看;其次,消费者应注意运输时间。一般而言购买年货都有时间限制,网购要尽量提早,以减少快递物流的压力,保障准时到货。
此外,收货的时候一定要“先验货,再签收”,别忘了索要相关凭证。发票或购物小票是维权的基本前提,网上下单时切勿忘记索要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可作为维权依据。如果网站自身有投诉专区,消费者可先通过网站进行投诉。
相关新闻
谨防超市购物小票有玄机
本报讯(记者窦红梅)春节来临,消费者置办年货常去超市,然而超市的小票却有玄机。昨天,海淀区消费者协会特别提示消费者,去超市购物,要保管好超市小票,仔细核对,明明白白消费,欢欢喜喜过年。
近期,消费者金女士到超市购买鲈鱼,货场内标价为每斤27.6元,合计72.31元。但回家后她发现超市小票的单价为每斤25.6元,乘以重量应为67.072,但小票的总价却仍为72.31元,超出了5元多。金女士很疑惑,向海淀区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超市进行了赔偿。
海淀消协分析,从接到的投诉看,超市小票的玄机主要有三种:一是,商品“变身”,例如本来是购买的“黄瓜”,在小票上却摇身变成了“沙甲鱼”;二是单价“涨价”:店内的价签上标的是优惠价,而收银台核算时,小票上的价格却变成了原价;三是单价“打折”,总价却“不打折”,就是金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小票上标的单价是优惠价,总价却以非优惠价核算,这种方式较为隐秘,消费者不易发现。
海淀区消协提示消费者,去超市购物,要仔细查看小票上的商品名称是否与所购商品一致;小票上商品价格与店内明示的价格是否一致。如果发现错误,消费者应及时向商家反映,提醒商家及时更改,这样既避免了自己的损失也使更多的消费者受益。如若协商不成,可向工商、消协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