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9日报道:近日,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在瑞士信贷中国投资年会演讲时表示,B2C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商业模式,未来电子商务真正模式在于C2B。
阿里巴巴曾鸣说电子商务的未来是C2B,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大品种小批量。如果C2B真是电子商务的未来,那么未来的品牌又会是什么样?苹果会为你定制iPhone吗?可口可乐会为你定制生姜口味的可乐吗?
个性化是大势所趋,但实现个性化的前提是AM敏捷制造,背后是完善灵活的体系(从开始的设计环节到最后的订单派送环节)。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外品牌例子不少,快时尚的zara、hm等。国内的现状强制造轻研发,拼成本少创新,想要规模化C2B还需要很长一段时日。
这个说法符合消费者期望,但似乎制造业(有型物体)至今还在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工业时代,我觉得十年内很难看到。
其实C2B现在已经有了,但是都比较小,客户不多,生存能力还是很低。以后也许能出现更多更大的C2B,但是也只能是有限的,不过我认为C2B可以是一种客户反馈,商家改进。
中国的电子商务想象空间要比美国大得多。中国线上的效率相比线下的纵深有着巨大的优势。淘宝集市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另:我认为PC端的人口红利在减弱,移动端的爆发还需要1-2年。不同意的是:他的C2B论听起来有道理,但这不是大趋势而只是小趋势。
B2C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模式,未来的价值链第一推动力会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厂家。只要是消费者驱动的,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者当主编就一定是大趋势。
工业化目的就是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通过标准化流程提供一致性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需求不是没有,但把小众需求上升到电商未来,就是理想化,要满足未来这说法起码得满足俩条件:1.每个人要足够了解自己的需求(电脑可以攥机,但攥机真是未来?)2.人类社会足够富足(实现共产主义可以不考虑钱的问题)
曾鸣现在去哪都讲一样的话题,就是C2B。目前来看,国内的C2B还无法形成规模,主要是解决江浙、广东那样的山寨加工贸易需求。然后由阿里来整合这些资源,孵化出品牌。
C2B将来是不是电子商务的未来,我们不能确定,但是这种形式目前已经有了,要成为规模还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市场将决定模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