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8月2日报道:对颇受风投青睐的微信淘宝创业者来说,阿里巴巴两天内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彻底打消了他们想简单复制微博营销模式的念头。
7月31日,阿里方面证实,已经暂停了面向微信的第三方应用服务,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用户感受,控制淘宝交易的风险。
当阿里切断微信接口不到24个小时,8月1日,阿里宣布与新浪将对外发布“微博淘宝版”。
这个玩味的时间点不知是否巧合,但在业内看来,这对移动入口之争而言,是阿里的反戈一击。
7月的最后一天,本不平静的互联网江湖风云诡谲。
前一夜,江湖有消息传出,阿里于7月31日下午4点切掉一切微信数据接口。
昨日,阿里对外证实,“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用户感受和控制交易风险,暂时停止了与微信相关的应用在服务市场的订购。”
凑巧的是,就在5天前,网上有一则炸开了锅的消息“微信封杀营销大号”,腾讯微信砍掉后台群发功能,而它们大多是接淘宝广告的公号,其中不乏80万粉丝的账号。
业内分析阿里此次选择和微信“分手”基于两个原因:其一,一些卖家利用微信营销应用骚扰用户,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其二,有些微信营销应用服务在微信里推出淘宝链接后,直接调用用户手机里的支付宝付款,也就是说避开了“拍下—支付—收货—确认付款”这个环节,转而直接付款,离开了淘宝的安全支付体系,让交易存在风险。
双方不约而同地对营销号下“重手”,阿里团队对此解释,“微信团队近期也出台了一些针对淘宝商品及淘宝卖家在微信上营销的限制措施,以此来保护微信用户的感受,这与我们保护用户体验及安全的诉求是一致的。”
针对阿里的一系列动作,“微信”新闻发言人曾鸣回应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我们相信,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任何第三方在微信平台上提供的服务只要符合以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为先的原则,我们都表示尊重并鼓励。”
阿里叫停微信类营销应用
1
眼看着新浪微博正朝着电商导流平台义无返顾地奔去,在近期腾讯与阿里屡屡“交手”的风波中,业内人士表示,真正受伤的是那些依附平台生存的创业者。
记者了解到,特别是“口袋通”、“微信逛”在内的基于微信、拥有一定粉丝群的淘宝客创业型公司,已经感受到面临转型的紧迫感。
“阿里和腾讯的双向举动,意味着各家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业务。”一批“受伤”的微信“淘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中不少人甚至已拉到投资,有些钱打水漂已是难免。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口袋通”相关人士,对方以现在是敏感时期为由,称不方便接受采访。
然而,对于多数像“蓝蓝”这样一直采用“淘宝+微信+微博”的营销方式生存的普通小卖家而言,平时仅仅是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定时发布一些网店的女装信息。昨日,得知阿里将“屏蔽”微信营销应用后,她第一时间打开微信平台查看,却发现自己的生意毫无影响。
记者了解到,淘宝一直有一个卖家开发卖家服务平台fuwu.taobao.com,允许第三方开发者,通过收费方式为卖家提供工具软件、网店服务和资讯教程等卖家增值服务。这里面的工具包括访问统计分析、营销分析、移动管理等多个第三方开发的软件,在微信迅速发展之后,也产生了一批帮助卖家在微信做营销的工具,比如“微信逛”、“口袋通”等。
上述微信营销应用帮卖家在微信上建立专属的店铺或页面,用户浏览后可直接在微信内浏览商品并购买。据悉,目前在淘宝服务平台上,类似上述微信营销账号的大概有十几个,目前淘宝已经停止了这些第三方应用服务。
“即使他们叫停的是我们的微信营销平台,其实对于我这种小卖家来说也影响不大。本身就只是一种渠道而已,没有了这个也会有别的。”“蓝蓝”这样说。
微信“淘客”被迫调整业务
2
3
“阿里浪”发布“微博淘宝版”
硝烟还未散尽。昨日,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联合宣布“微博淘宝版”即将上线。这是双方在宣布合作仅仅3个月后,首次对外公布阶段性进展。
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未来,用户使用新浪微博账号将可在淘宝购物,完成购买、支付等环节。同时,由于账户体系的互通,未来可以畅想的是,用户在淘宝网上“赞”了某件商品,也可能会体现在微博信息流里。
对广大卖家而言,这可以理解为,“微博淘宝版”相当于多了一个新的社会化营销渠道,将新浪微博的流量进行导入。两大平台称,将同时为数亿用户及广大卖家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加速社交购物2.0时代的到来。
双方认为,在用户习惯向移动化迁移的背景下,微博将帮助淘宝占领移动互联网电商入口。然而,此前与小米手机、奔驰Smart的合作已经验证了微博平台潜在的商业价值。随着跨平台账户的打通,微博与阿里将深度整合社会化数据和电子商务数据。
按照计划,“微博淘宝版”将会在8月5日正式上线,然后会分批开放给商户使用。
“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示范店的效应来摸索一些对运营、销售有益的经验,并通过微博平台、淘宝对商家进行培训和推广,随后我们也会加大开发的力度,会让更多淘宝和天猫商户纳入微博平台。”淘宝网产品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诸寅嘉说。
阿里“拒绝”微信
“联姻”新浪
用意何在?
业内观点
4
“假如手机淘宝上游被微信盘踞,那么,作为强大的移动工具,微信有了进军电商的一切可能,而淘宝、天猫仅仅作为展示平台而已。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的发音字母缩写)在PC时代各安其所,但到了APP时代,边界已经模糊。”电商观察者、万擎咨询CEO鲁振旺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上阐释了这场“防守反击战”。
业内看来,支付问题或许成为助推此次风波的一个因素。
众所周知,让很多商家充满期待和想象的微信5.0版本中也将引入了支付功能。
“今后微信可以买火车票了。”日前,微信团队也曾不甘示弱地放出过“风声”。用户将能在新微信公众账号里通过腾讯第三方支付工具“财付通”直接购物。“目前移动电商以及支付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如果有一天微信用户开始习惯在微信上支付,那‘支付宝’就头大了。”业内表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认为,微信会对阿里的移动布局产生较大影响,阿里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但不单单是为了将这一优势转给其所投资的新浪微博,它还要保证自己的生态系统完整。”
“在入口流量的分配权上,阿里更希望掌握主动。”昨天,一位杭城互联网资深业内人士发表看法,如果有大量的淘宝流量来自微信,微信就有可能成为流量的管控者和利益分成者。在完整的链条及商业模式上,这一点正是阿里所不愿意看到的。
让阿里系庆幸的是,眼下微信的主要功能还是社交,用户群还没有大规模养成微信购物的习惯,“微信营销到目前为止单单是少数人对电商模式的探索。”
然而,自今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后,“阿里浪”除了有一些广告层面的合作外,并无更进一步的产品诞生。在“微博淘宝版”发布之前,微博广告的泛滥曾让微博用户“怨声载道”。
有用户认为,微博的展示、私信和信息流广告虽有一定精准性,但是技术相对简单,方式也不够温柔。截断微信入口后,如何抢占移动端的客户,也是阿里与新浪迫切需要直面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在微信故意淡化营销和减弱媒体属性的同时,微博却反其道行之,强化营销能力。这可能也是微博快速盈利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