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7月2日报道:在已经两分天下的打车应用市场格局中,表面上滴滴和快的是“友商”的关系,但私下却是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在经历长达5个多月的“烧钱”补贴大战后,滴滴和快的这一对“冤家”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只不过这次滴滴向左(乘客端),快的向右(司机端)。
打车应用市场再起硝烟
5月16日,快的和滴滴同时宣布,17日乘客端打车现金补贴机制停止,这意味着历时5个多月的“补贴大战”终于告一段落。然而,“补贴大战”真的就此画上句号了吗?事实证明,这次停止奖励的声明只是一次暂时性的调整。
休战不到一个月,6月16日,滴滴和快的之间的“战役”再度打响。为迎接四年一届的“宣传良机”,滴滴和快的方面相继推出新补贴策略,其中滴滴打车依托“干爹”腾讯,玩起了微信送红包;而快的打车方面则直接送起了代金券。
据了解,滴滴打车方面规定,5月23日~31日活动期间,乘客使用微信支付成功支付打车费后返回滴滴即有机会领到红包,将该红包分享至朋友圈或微信群,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抢打车红包。
而快的打车方面则宣布于6月11日零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新一轮“打车返代金券”活动,乘客每次使用快的成功打车并完成在线支付后,都将得到一定金额的快的打车代金券,可以在下次打车支付时直接抵扣车费。
从形式上看,新一轮的补贴策略主要在乘客端,而司机端则被隔离在外。其实不然,与滴滴打车相比,司机端也成为快的此次补贴新策略中的主要对象。据悉,在快的打车在补贴乘客端同时,司机端的各种福利活动也在逐步进行着。6月26日,快的打车成功举办首届“快的司机羽毛球大赛”,并邀请前奥运会冠军龚伟杰做代言人,指导司机师傅比赛。
其实类似于这样组织司机师傅的活动在快的打车内部并非首次。此前,快的打车还组织过司机师傅看电影,以及联合乐业保、平安保险,推出了国内首个针对出租司机的误工险等一系列围绕司机群体的活动。
虽然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活动,但对于司机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收买人心的举动。众所周知,司机群体作为打车应用的另一群体,与乘客端有着同样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司机端的地位更是超过乘客端。试想如果没有司机端用户,乘客端用户一味的增长又如何保证其订单数量的增长。
由此不难看出,在新一轮的“补贴大战”中,滴滴和快的正在产生差异化,滴滴向左(乘客端),快的向右(司机端)。
商业模式的新探索
为何滴滴和快的发展会呈现出差异化?其实综合其发展方向来看,在经过一轮烧钱抢用户的补贴大战后,不管是滴滴还是快的在发展方向和模式上都有了一定的调整。此次新策略也是希望通过补贴留住用户,增加用户的活跃度,而非一味的烧钱抢市场。
在思考如何留住用户的同时,商业模式也成为打车应用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截止目前,打车应用市场仍然处在一个烧钱阶段,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此前,打车应用市场也曾因为商业模式不明而不被业内看好。
今年5月份,随着“补贴大战”的间歇期,滴滴和快的在商业模式探索的步伐加快。其中,滴滴打车联手优购高调大玩跨界营销:用滴滴打车成功叫车的用户,可以收到百丽旗下优购时尚商城现金卡一张。对于此次跨界营销,优购方面称,此次活动送出了超过5亿元的现金卡。
同时,与生鲜电商沱沱工社的合作也被提上章程。据悉,滴滴打车方面联合沱沱工社向打车成功的用户发送优惠券,赠送两斤荔枝。与电商企业合作正成为滴滴打车实现商业模式的一种主要途径。
反观“冤家”快的打车,在商业模式上已率先埋下伏笔。与滴滴打车的电商出路不同,快的打车很早便开通了积分商城,通过打车次数多少将用户分出层级,并累计积分,积分可换取商场、娱乐场所、电商平台等的消费券。目前与快的打车积分商城合作的企业包括了天猫、全聚德、易果网、网易美美、艺龙、携程等。
除此之外,近期快的打车还与艺龙合作推出“酒店预订”频道,用户可直接在快的App内进行酒店查找和在线预订。虽然双方并没有公开此次合作的具体模式,但可以想象,消费分成应该是这类合作的一种重要合作方式。
在此次新一轮补贴战中,不管是滴滴向左,还是快的向右,相比前一轮的“烧钱大战”都显的更加理性。只是在双方模式的探索方面,快的打车是司机和乘客两手抓,比滴滴打车只押注乘客端的形式更具有想象空间。
司机作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在打车应用市场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如何去挖掘这部分群体的价值并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打车应用市场将会衍生出更多的有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