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4月13日报道:4月2日,倒闭的P2P网贷企业名单上又多了一个新成员:众贷网,这家注册资金1000万,3月初才上线的网贷平台,存活时间居然只有一个月。
淘金贷、优易贷、安泰卓越……这些曾经信誓旦旦要为投资者提供丰厚回报的网贷平台,最终带给投资者的却是巨额的损失,此次倒闭的众贷网涉及投资人30多位,涉及资金200余万,而去年倒闭的优易贷更是对60余位投资人造成了2000多万的损失。
曾经被业内给予厚望的P2P网贷模式,如今却成了高危地带,到底是什么绊住了这一新兴行业的前进脚步?
P2P的风险把控难题
在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众贷网写道:由于整个管理团队经验的缺乏,在开展业务时没有把控好风险,给投资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对于任何金融服务来说,风险把控都是重中之重,P2P网贷同样不例外,但如何把控,这个难题正在困扰着P2P的从业者们。P2P网贷模式指的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相对于传统的银行借贷,具有门槛低、审批快、手续简等优势,主力的借贷群体是很难在银行便捷地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主以及工薪阶层、学生群体等,但越是资产状况差的群体,要评估其信用度和还款能力就越是困难。
“银行和我们都看不准小微企业商铺的信用,难道P2P公司能够看得到?”在谈及P2P网贷的风险把控能力时,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反问道。去年底,基于对P2P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支付宝宣布停止对新P2P公司的服务。
胡晓明表示,“我们所推出的阿里小贷之所以只服务阿里巴巴平台内的商户,因为我们可以掌握他的数据,知道他的好与坏,他的还款能力,其他商户,哪怕有互联网、有技术、有分析人员,我们也还没有能力去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
“征信信息,这是P2P行业大的一道坎。”一位熟悉P2P网贷的VC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说,“阿里小贷让很多金融机构羡慕,就是他们基于多年积累的商户信息,利用大数据成功解决了征信信息的这个难题,可一旦出了阿里平台,征信信息又成为盲区。”
而为了获取更可靠的征信信息,以往宣称在线撮合的网贷公司不少都已转入线下模式,培养起一支销售队伍。上述投资经理表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少公司发现要把控风险,还是要到线下去面对面审核,在线传递的资料,作假空间还是太大了。但这样一来,成本就立马上去了。”
要么风险高,要么成本高,面对征信信息,P2P网贷公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而且该投资经理分析说,“征信信息这个软肋如果突破不了,借贷双方的用户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因为审核成本上升,最终会被转嫁到借款人身上,也就是借款利率上升,审批时间也会更长,那么这个平台对借款人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没那么强了。”
行业呼吁监管
尽管P2P近来负面新闻不断,但对于这一新兴行业,金融界仍然抱有很大的期待。
“因为市场很大,大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人,都有融资借款的需求,而银行目前还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前述的投资经理表示说,“如果说银行是借贷系统内的动脉,那这些P2P网贷公司就可以承担起毛细血管的作用,这是个巨大的长尾市场。”
胡晓明也表示,“在中国,融资需求在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占了76%,相当于4200万的中小企业群体当中有将近3000多万家小微企业,需要的都是100万以下,但银行的能力是没有办法去服务这些小微企业的。”
和美国等P2P网贷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征信系统建设和行业监管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胡晓明分析说,“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提供的基础设施不够,在美国,由于有完整企业经营数据,所以很多金融机构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时候可以去参考这些数据,但是我们在中国没有。这导致中国的整个银行业在服务一个客户群体的时候,由于他的经营成本高,所以更喜欢选择贷款额度比较大的客户。”
去年12月20日,首家网络信贷服务企业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联盟拍拍贷、融360、你我贷、畅贷网等10家机构,该联盟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加强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标准,通过借款上限,坏账黑名单联盟成员共享等来降低风险,这也被业内看做是小范围内征信信息互通共享的一种尝试。据联盟成员透露,该联盟还希望将网贷“黑名单”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促进建立完整的网络信贷服务业体系,以“自律”推动“他律”。
胡晓明认为,“P2P行业非常需要国家尽快监管,现在P2P行业不健康,有很多打着P2P品牌的公司在一手吸收客户的存款,非法集资,一手在放贷,而且吸收的存款和发放的贷款金额是不匹配的,比如找老百姓募集了10亿资金,其实放了2亿的贷款,由于信息不对称,外界可能不知道。”
目前,广东省已经完成了两次行业内的调研,央行、上海市政府也都进行过相关调研。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已经在其机制下设立了P2P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委员会,要求所有P2P会员机构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并制定行业标准,内容涉及信息披露、支付结算、征信系统建设等风险防范的相关领域。
前述的投资经理表示,“网络接待在未来的金融体系中肯定是重要一环,所以肯定需要监管层尽快介入,建立个人信用资料库,加大企业及个人的失信成本。但这需要工商、政法、税务还有金融部门的多方联动,难度确实还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