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7月5日报道:O2O长久以来都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话题,但是很多人依然搞不清什么才是O2O,本文作者认为只有餐饮业才能引爆O2O,整个餐饮业最终将会容纳一个产业链。所以,最终O2O革命性的爆发会出现在餐饮业。
什么是O2O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平台),实现线上支付、线下消费。
O2O的关键点也是难点:线上线下如何对接?这个对接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1.消费凭证及验证问题:用户在线上发现并预订了商品或服务后,如何到线下去放心的消费。
2.商务流程重整问题:新的商务模式带来的新的商务流程,商家现有流程如何与新的流程对接。
目前业界普遍意识到第一个问题,淡化或者逃避第二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业界已经普通采用短信、二维码、电话等方式解决,而且认为二维码是最佳的解决途径。而针对第二个问题,由于涉及行业的内部管理流程,并且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深入下去不可避免的让较“轻”的互联网企业“重”起来,所以这些寡头都集体失声。当然,业界对第二个问题的淡漠也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相关,在没有完全解决好第一个问题时谈如何解决第二个问题还略显过早。
为什么是O2O
这主要有两个因素:
1.物流是电商的瓶颈:电商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赚钱的不多,分析原因,都归结到电商三大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中的最后一流即“物流”上。业界普遍认为,物流是电商盈利的关键瓶颈所在。所以选择了O2O这一无需物流的轻电商模式(信息流、资金流依然存在)。
2.服务业是电商未涉及的处女地:传统的将商品打包然后快递给用户的模式已经发展很成熟。服务业由于其特殊性,无法被电商化;但服务业偏偏又将成为超过工业的第一大产业,这让电商及互联网巨头觊觎良久。O2O也自然在团购火爆之后被业界再次提及并且声势壮观,特别是那些在电商领域发展不理想的互联网寡头们。
O2O的本质是预订
O2O的本质是预订、线上的预订,将传统不需要预订的服务预订化;将传统的需要预订的网络化(线上预订),所以O2O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预订、网络预订的发展,这是O2O发展不可回避的鸿沟。
至于支付,无论从习惯到技术都不是O2O的关键,电商已经普及的很好。消费凭证及验证也只是因预订而带来的一个延伸。而与商家现有流程的适配,也是因如何吸引用户预订、适应多种不同的预订方式、管理较大的预订单量、因多预订通道造成的多方结算体系等因素引起,这些无一不和预订相关。
O2O是餐饮业变革的导火索
餐饮业互联网化之所以较慢,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1.餐饮预定市场不成熟:上文谈到,O2O的本质是预订。这是慢的根本。
2.餐饮企业信息化程度低:餐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信息化投入自然小,这间接导致与互联网的距离过远。
3.餐饮行业服务覆盖范围小:餐饮企业服务一般覆盖周边10公里之内,主要做周边人的生意,服务覆盖范围小导致对“线上”的依存度低,对“线上”的渴望度较低。
O2O自身的特性恰恰是克服这些困难的法宝,O2O是餐饮行业变革的导火索:
1.O2O本身是对服务消费模式的变革:传统上门才消费,现在是提前预约消费;传统电话预订,现在是多终端、多客户端的网络预订;随着O2O的山雨欲来,预约(预订)自然会被全民所接受,这是一个变革的前夜。
2.O2O是轻量级的电子商务,对信息化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完成线上与线下的对接,即只需要解决一个接口问题就可以将餐饮业接入到另一片天空。(至于O2O线上线下对接的第二个难题当前可以完全回避)
3.O2O有移动物联网基因——关注身边:这与餐饮服务行业关注周边用户群体不谋而合。O2O解决的就是本地生活,本地服务。餐饮业则是其中的代表。
餐饮业将是O2O的主战场
民以食为天,餐饮对国民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行业,O2O的主战场也将会在餐饮行业进行搏杀而非其他。
1.餐饮行业规模大:2011年,餐饮业规模突破2万亿,同比增长16.9%。2012年上半年,餐饮业收入10837亿元,同比增长13.2%。
2.餐饮行业O2O需求旺盛:团购市场中,餐饮团购一直一枝独大;市场需求非常的旺盛;O2O将填补团购带来的空白。
3.在线酒店旅游市场较成熟,进入门槛相对较高: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含机票、酒店、旅游度假)交易规模为1729.7亿元,较2011年的1313.9亿元相比增长31.6%。由于市场成熟较早,寡头们进入也较早。腾讯已投资艺龙、同程网;百度投资去哪儿;携程投资途家网;传言阿里拟拆分淘宝旅游进行独立融资……
4.餐饮业O2O正当时:2012年8月大众点评获6000万D轮融资;2012年11月“到喜啦”获千万美元融资。但相对于整个行业及横向比较来看,餐饮业所获取的融资仍然只占少数并且资金规模较小,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O2O切入餐饮业的方式
O2O切入餐饮行业的方式实质就是解决线上与线下对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微对接:即指仅解决消费凭证的发送及验证问题,这种对接方式对餐饮企业目前的运作改动最小,所以被各大巨头寄予厚望。此对接一般采取短信、二维码、电话等技术。微对接的优点是快,可以快速的铺入商家,快速的拓开市场;缺点也自然很明显,既然是微对接,接上容易,解开也自然随之容易。除此之外,大的一个缺点则是仅仅解决了部分信息流问题,信息流中的资源提供、发布;资金流全部等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措施。
2.轻对接:不仅解决消费凭证的发送及验证问题,还解决信息流、资金流的对接,这样餐饮企业可以自主提供服务资源,并且可以自动与O2O主导方结算。这种方式较微对接进一步,但这一步也同样面临很多问题:1)需要改变餐饮企业纸质化操作的现状而培养其网络意识(资源提供、资金自动结算都不可避免网络化) 2)需要地面部队,微对接如果不涉及现金流,则可以网络的方式推广,而轻对接涉及资金流则自然伴随着合同的出现,而合同的签订自然伴随着地面部队的出现。另外,由于对接程度复杂了,对餐企的操作及使用培训也自然不可避免。
3.重对接:以上无论是微对接还是轻对接,都不涉及餐饮企业本身日常线下经营的流程,它们只是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一个并行运作的流程。随着线上预订的增多,这个并行运作的流程弊端自然显现。而解决之道就是餐饮企业运作流程的重整,彻底打通线上线下运作流程变成一套密不可分的流程。而这谓之为重对接。重对接的缺点就是餐饮企业接受度低、代价大;但优点就是一旦对接成功可以适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为餐饮企业适应新环境提供竞争力。
目前来看,原本没有耕耘餐饮的寡头都选择的是微对接;而本身已经耕耘餐饮的巨头则慢慢由微对接过渡到轻对接。相信,不管餐饮企业以及各大寡头乐不乐意,最终重对接时代都不可避免的要到来,这一潮流不可逆转。
餐饮业O2O的山雨欲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笑到最后,目前大戏还只是刚刚开演;餐饮业O2O的硝烟弥漫,不是只能容纳一两个寡头,而是能容纳一到两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