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月28日报道:昨天,政府又对电商平台开始打假了:工商总局网监司抽查多家电商平台共92件商品,以此得出部分电商平台的正品率,淘宝、一号店甚至zol商城纷纷中招。如此的抽查已经不算新鲜了,基本都是工商总局各职责部门对电商产品进行网购抽查,不定期公布结果,然后督促电商平台整改。可最为诡异在于,经过工商总局这么多年孜孜不倦的打假,假货依然存在,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缺乏真实可靠打假数据
铁哥查找历年工商总局电商打假资料,基本都是以抽查为主,且每次各平台抽查的样品数量、选择商品品类也都不一样,且其中又无规律可循。以此次抽检为例,从数以百万计商品中仅仅抽查了92件产品,而以此92件商品的真假程度就可给电商平台做真假率并公布,真不知此科学依据何来。而各平台的抽查标准又不同,其中淘宝就抽查了51件商品,占样品的一半以上份额,而其中部分商品更是只有所倾向性采集,如化妆品则只采样京东、聚美以及淘宝,却忽略了天猫,如此整个线上化妆品品类的真品率是难以谈客观的。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简单抽查商品公布假货情况其实很简单,但铁哥认为用科学手段建立电商商品假货流动数据库才是最重要的。建立科学的采样、分析标准,以此为标准对各大平台各品类商品进行多频次监控,如此才能真正反映我国电商平台售假的真实情况。而现在公布数据,更多只是给了消费者一个买假货的宣泄入口,对于减少假货几乎是无意义的,在缺乏科学数据以及监测模型的前提下,打假更多的只是端掉某个网店而已,很难根除假货。
做打假领头羊而非隔岸观火
工商总局多年电商打假的经验告诉我们,目前工商总局对于打假还停留在隔岸观火的阶段。
具体表现为:多公布数据,少线下执法,无有效机制。
每年工商都会公布诸如昨天那般的售假数据,这对于工商部门而言可谓是性价比高的大家措施,线上买货,找权威检验,再公布结果,舆论哗然,随后工商总部落个时刻关注线上售假的美名。
但对于线上假货的根源线下的制假窝点,打击力度却明显小了很多。如某地为全国众所周知的假耐克制造地,全国无论线上线下的假耐克几乎皆来自于此,而也就是该地,针对假冒运动鞋的打假却很罕见,即使有也是运动式打假,运动过后制假继续。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制假很大程度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点,在唯GDP论的今天,工商线下打假是有很大阻力的。而把矛头冲向线上,则能较轻松完成舆论对工商打假方面的期望值。
铁哥本来以为工商方面会有电商打假的长远规划,但搜索半天依然无法看到不同时间有何关联度。无论线上亦或是线下的打假都还摆脱不了运动式状态,以非常态的激进做法试图取得长期效果基本是无望的。如果工商真心打假应该与各方协商共同推出有效有实现可能的打假机制,如此互联网无假货才有可能。
与电商平台协作打假
当前我们的电商已经告别了假货红利时代,平台之间的比拼已经由过去单一的价格战转变为综合素质的比拼。对于绝大多数有理想电商平台而言,假货都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因此,在打假方面工商应该与平台方是统一目标的,而非目前的对抗状态。平台方可以根据大数据,能够对某类产品的线上售假做出预警,并根据大数据找到售假源头充当执法部门的导航功能(当然在执法部门有意愿的前提下),线下无造假线上才无售假。铁哥真心建议工商多与平台方接触,友好协商进行打假,如此假货才有可能根除。而目前以工商总局为主导的打假之所以运动式打假很大原因也在于工商方面缺乏大数据方面的指引,无客观详实数据分析,如此就只能凭感觉打假了。
由于正品的唯一解释权在品牌方手中,因此与品牌商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昨天公布的手机品牌鉴定,也只有小米和三星参与,其他厂商还未得见。而如此仅以两家结果来判定整个市场真货比例就显得以偏概全了。或许工商有其他厂商资料尚未公布,也或者只有这两家企业与工商有信任关系。
当然三方还是要坦诚以待,如此平台方才可能将核心数据进行共享。
其实昨天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铁哥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抽查数据的不严谨不科学除了制造网购恐慌之外几乎无太多价值,这对于大多数的电商平台都是极其不公平的,对于很多诚信经营的网店店主也是不公平的。在建立有效打假机制的之前,铁哥劝工商总局还是少干这种傻事为好。
注:铁哥对假货深恶痛疾,本文无任何对假货推卸责任意思,只是希望建立科学有效的打假机制。喷者三思。
本文撰写完毕后某淘宝小二质疑工商总局此次抽查的程序有违规嫌疑,虽有意气之嫌,但对于政府则是个很好的提醒:执法者也要也正在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或许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