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2月25日报道:水果营行是伪水果O2O电商
两个月前的10月26日,水果营行开了一个高大上的周年庆大趴,支撑着娱乐界半壁江山的汪峰同学率领众星献唱。这场大趴,在生鲜行业也算是个“壮举”。
遗憾的是,这场演给外界看的“大戏”也掩盖不了水果营行的脆弱,这匹自称要做“生鲜业阿里巴巴”的“黑马”已经轰然倒下。所有激昂的赞歌,都变成了无声的挽歌。
三郎也算是水果营行的半个顾客,只是在店员推荐会员卡的时候敬而远之。在这里,除了一些高价进口水果,其他产品的价格跟超市的相似,而且每天都有三四个品种特价水果。第一次走进水果营行门店,大概是在半年前。店内不停播放着花钱请电视台“做出来”的新闻,画面上是新店开业的场景,公司高管信誓旦旦:要把店开遍全国尔尔……
当时,三郎预测,这家水果店肯定开不下去——因为这地段并不适合开这样的开起来很高端的水果专卖店。不过,出乎预料的是,接下来的日子,这家水果店竟然开得红红火火,每次路过都是人头攒动。现在看来,都是其向会员高额让利的魔力,笼络了大批消费者,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现在紧闭的大门,宣布了它的死亡,只是死因比笔者预测的来得更惨烈。
其实,水果营行从始至终都是一家伪O2O电商,因为它既不是做水果生意——主业是吸纳投资,也不是做O2O——它只有线下业务。
但作为一家“伪水果O2O电商”企业,凭借大手笔宣传,却有着广泛知名度。它的覆灭,会给生鲜电商行业带来什么负面冲击呢?
▲曾经人头攒动的水果营行门店,现在人去店空
水果营行倒闭给行业带来的三个负面影响
一、招商信誉受创,投资者会更加警惕
水果营行采用“合伙人众筹”融资方式,以加盟形势推广品牌,单点投资额100万元,北上广深为120万元。直营店投资人为公司有限合伙人,不参与门店经营、不拥有门店股份,只参与分红。直营店投资人自完款第45天起,将获得每月销售额10%回报,直到取得投入本金的2倍为止。
以高回报吸引投资,是水果营行能够快速铺店的利器,一年开了300多家门店;未来3年,还计划继续扩张到10000家实体店。现在,曾经被大蛋糕诱惑的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对整个行业投资产生了一个不小的冲击波。这对以加盟方式开拓市场的生鲜O2O电商来说,寻求投资、招商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
应对策略:生鲜O2O试图通过快速铺店占领市场的想法和做法是危险的。由于生鲜产品的特殊性,生鲜电商需要用时间来向投资者和消费者证明自己的价值,深耕市场比扩大市场更重要(田鲜蔬菜用四年才坐稳广州、深圳市场,进而拓宽珠三角)。
二、会员“上当受骗”,预付式消费模式或迎寒冬
水果营行推行预付式消费模式从事水果销售,以超低折扣优惠为诱饵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会员卡(储值卡),如“充5000送3000”。水果营行倒闭,大批会员的会费无法收回。近年来,预付卡消费投诉成为消费投诉的新热点,重灾区从服务业(如美容美发、健身娱乐等)发展到零售业(如订购有机蔬菜、水果等)。
这次事件对生鲜行业影响颇深,现在很多消费者对生鲜店办卡、充值已经非常警惕,想让他们多充值多消费,看来会更加难了。这对通过传统会员制吸纳消费者、推行预付式消费模式刺激消费的生鲜O2O电商来说是个致命打击,市场推广、拓新将会受到重创,或迎来会员制寒冬。
应对策略:创新消费模式和营销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满足消费者对生鲜产品动态消费的需求;通过保证品质和提高服务水平,吸引、留存消费者,培养忠诚度和持续消费,而不是通过收取会费绑架消费者(京东、天猫向你收会费了吗?)。
三、供货商损失惨重,“先货后款”或遇难题
除了投资者、会员,供货商也是“水果营行倒闭”事件中的受害者。水果营行进货非常大方,从来不问价,大批量采购,这让很多供货商尝到甜头。作为回应,他们向其供货自然也相对大方。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在水果营行轰然倒塌,欠下大量货款,供应商们供出去的货如泼出去的水。以后他们在供货的时候,当然要更加聪明和谨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理由更加充分。对于手头不宽裕、欠缺周转资金的生鲜电商(尤其是没有供应链基础的新商家)来说,拿货可能没那么容易了。
应对策略:深入上游供应链,建立稳固的合作基础、伙伴关系,通过“利益共同体”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才能保证品质,又能保证供应量。
结语
水果营行不是真的水果O2O电商,它更像是一家吸纳投资者、会员资金的“银行”,只是披着生鲜电商的外衣。可是,他倒闭产生的恶果,注定要生鲜同行来承担。除了让时间稀释它产生的负面效应,生鲜电商们更要通过自身的品质和创新,打破传门店统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的禁锢,建立新的信誉机制,赢得资本、消费者和供应商的青睐。